国开电大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纸质) 形成性考核册[正确答案:答案100分]单选题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形成性考核册说明
一、 目的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为一 门方法和能力培养的课程, 不仅要有学习效果的总结性评价, 而 且要有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在远程学习的活动过程中, 采用形成性的实时评价, 可以及时 诊断存在的问题, 掌握阶段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进展情况, 并得到实时的反馈信息, 以激励学 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有助于学习者调控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 具有促进教学 和学习的功能。 形成性考核册是远程教学支持服务的必要环节之一, 因此, 课程组依据本课程 的特点, 制定形成性考核册。
二、 形式内容
形式内容为两种情况:
1 . 记分作业
学生完成记分作业应该态度认真、 字迹工整, 并按规定时间上交; 回答时要结合具体问
题, 既要有基本观点和原理, 又要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任课教师必须认真批阅学生作业, 并 根据作业完成的情况对作业进行评分。 每次作业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 完成全部作业内容, 得 80~100 分;
(2) 未完成全部作业内容, 但完成部分占全部作业内容的 60%以上, 得 60~79 分;
(3) 未完成全部作业内容, 但完成部分占全部作业内容的 60%以下, 得 0~59 分;
(4) 抄袭作业按 0 分计算, 不交作业按 0 分计算。
2 . 学习成果档案
学习成果档案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过程资料汇总, 一般由自我学习的经验体会或笔记、 计 划方法和相关的成果构成。 指导教师在学期内分批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档案创建情况, 了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给予学习指导, 并进行成绩的评定。 应当允许学生的学习成果档案具有符 合个人学习习惯的个人风格 (例如将学习笔记做在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上)。该项成绩评定只是 为督促学生重视这种学习和自我评价的方法, 学习成果档案不需上交, 但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和 填写相关内容, 教师仅需事先通知学生带齐材料, 借集中辅导的机会进行检查, 看学生是否在 做这项工作, 卷内材料与目录是否一致, 给予建议性的指导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并不需要 比较其优劣。
因此, 该项形成性考核成绩仅分 2 档: 凡按要求建立了学习成果档案, 学习笔记、 计划方 法和相关的成果较为完整为合格, 即 100 分, 否则为 0 分。
三、 权重和评价
1 . 各项成绩的权重
记分作业 ∶ 学习成果档案=75%∶25%。
形成性考核的总成绩=记分作业×75%+学习成果档案×25%。
2 . 评价
国家开放大学统一规定形成性考核的具体项目并统一命题。 各地分部须及时布置形成性考
核, 认真检查其完成情况, 有条件的, 还可在学校网站开辟专门栏目, 展示各办学点推荐的优 秀教案、 论文。
各教学点的辅导教师须按要求组织相应活动, 督促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并按统一标准 批改、 评分和向省级分部推荐优秀作业。
任课教师批改作业应记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对不负责任、 不按规定批改作业和随意 “送
分” 的教师要进行通报批评, 甚至取消该门课程的任教资格。
形成性考核成绩经办学单位鉴定, 报上级教学部门审定, 验收合格后成绩有效。
各省 (市) 级分部须在学期的第 19 周前汇总、 核算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总成绩, 报送国家 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将会同省级分部对规定的形成性考核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抽查。
本课程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 其中期末考试 成绩占 70%,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 30%。
四、 时间建议
为保证基层分部能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规定在第 19 周上报形成性考核成绩, 上述形成性 考核各个项目的内容须在第 18 周前完成。
除了采取调整教学进度, 争取在第 17 周结束全部课程等措施外, 形成性考核的各个项 目 也要结合教学进程合理安排, 使每个形成性考核项目各有侧重, 依次实施。 具体安排如下:
(1) 第一次记分作业内容侧重教材第一章至第四章, 要求在第 5 周前完成;
(2) 第二次记分作业内容侧重教材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要求在第 15 周前完成;
(3) 第三次记分作业内容是第九章、 第十章的统计练习, 要求在第 17 周前完成 (国家开 放大学网上辅导提供答题参考);
(4) 学习成果档案的检查宜在期中后 (安排在第 16 周) 分批进行;
(5) 各分部须在学期的第 19 周前对作业进行全部检查, 并将作业成绩报送国家开放大学。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 1
第一章
一、 名词解释
1 . 科学
2 . 科学研究
3 . 科学方法
4 . 科学实验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每次作业做完后,由此剪下,请自行装订。 · 1 ·
5 . 科学观察
6 . 科学方法论
二、 简答题
1 . 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2 . 简述科学的特点。
3 . 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4 . 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5 .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
一、 名词解释
1 . 四会能力
2 . 价值原则
3 . 科学原则
二、 简答题
1 . 简述科研问题提出的一般途径。
2 . 简述科研问题的一般分类。
3 . 简述确定研究问题时的原则。
4 . 简述应如何教会学生认知。
第三章
一、 名词解释
1 . 自变量
2 . 因变量
3 . 中介变量
4 . 随机性原则
5 . 教育研究设计
6 . 信度
7 . 效度
二、 简答题
1 . 简述研究设计的工作内容。
2 . 列出 4 种随机取样方法。
3 . 简述简单随机取样法。
4 . 简述分层随机取样法。
5 . 简述取样的原则。
6 . 简述取样的一般过程。
7 . 简述操作定义的原则。
三、 论述题
1 . 试比较不同取样方式的优点与不足。
2 . 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第四章
一、 名词解释
1 . 文献
2 . 文摘
3 . 分析维度
4 . 平均相互同意度
二、 简答题
1 . 简述文献的种类。
2 . 简述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3 . 简述积累文献。
4 . 简述积累文献的方式。
5 . 简述分类整理的要求。
6 . 简述内审的方法。
7 . 简述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
8 . 简述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9 . 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
10 . 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 2
第五章
简答题
1 . 简述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2 . 简答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的情况。
3 . 简述访问法的一般步骤。
4 . 简述结构型访问法。
5 . 简述无结构型访问法。
6 . 简述直接访谈法和间接访谈法。
7 . 简述个别访谈法和集体访谈法。
第六章
简答题
1 . 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 . 理论的准备对于观察有什么影响?
3 . 选择观察的位置要注意什么要求?
4 . 观察过程中要反思哪些问题? 为什么?
5 . 简述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因素。
6 . 简述项目预测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7 . 测验的客观性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8 . 简述测验标准化包含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简答题
1 . 自变量的种类有哪些?
2 . 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有什么好处?
3 . 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4 . 简述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 . 确定反应变量指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6 . 对部分被试变量和暂时被试变量应如何控制?
7 . 对环境变量和部分被试变量应如何控制?
8 . 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
内容略
第九章
简答题
1 . 简述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2 . 简述积差相关法的使用条件。
3 . 简述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 缺点。
4 . 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优点、 缺点。
5 . 简述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
6 . 简述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第十章
简答题
1 . 简述平均数检验的一般步骤。
2 . 假设检验中, 作出统计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3 . 两个平均数差异性检验比一个平均数显著性检验增加了哪些前提条件?
4 . 简述计数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功能。
5 . 简述 T检验的条件。
6 .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是什么?
7 . 简述方差及方差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区别。
8 . 简述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9 . 简述检验的两类错误的概念与意义。
名:
号:
分:
教师签名:
一、 计算题 (第九章)
1 . 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由三部分组成, 即平时练习成绩 X1、 期中检测成绩 X2、 期末 考试成绩 X3。 假设这三部分成绩 一 律采用百分制考评, 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 0 .20、 0 . 30 和0 .50。 若 一位学生的平时练习成绩 X1=90 分, 期中检测成绩 X2=84 分, 期末考试成绩 X3=86 分, 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2 . 在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中, 随机抽取 30 名样本, 测得他们的某项考试分数如表1 所示。 求他们分数的算术平均值。
表 1 30 名样本的测验分数
56
74
82
59
74
83
60
75
84
62
76
86
63
77
88
68
77
89
70
78
89
72
78
94
73
80
96
73
81
97
每次作业做完后,由此剪下,请自行装订。 · 21 ·
3 . 某实验小学组织对学生进行一项能力测验, 共抽出三个样本, 获得有关数据如表 2 所
示。 求其总的标准差。
表 2 三个样本的能力测验计算表
样本(K=3) n X σ
1
2
3 44
46
50 109
108
103 12
13
15
4 . 有 10 名被试学生的反应时间如表 3 所示, 求其标准差。
表 3 10 名被试学生的反应时间计算表
序号 反应时间 离差 离差平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86 . 1
174 . 3
118 .4
201 .0
164
133
166
123 .0
120 .4
119 . 8
35 .50
23 .70
-32 .20
50 .4
13 .4
- 17 . 60
15 .4
-27 . 60
-30 .2
-30 . 8
1 260 .25
561 . 69
1 069 .04
2 540 .2
179 . 6
309 .76
237 .2
761 .76
912
948 . 6
∑ ∑=1 506 .00
=150 . 6 ∑=0 ∑=8 780 . 10
5 . 在某小学四年级中, 随机抽查 30 名学生的语文测验成绩 (X) 和数学测验成绩 (Y), 其结果如表 4 所示。 两个测验的满分均为100 分, 试求两个测验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
表 4 语文测验成绩(X)、 数学测验成绩 (Y)
X 58 60 62 62 63 63 64 64 65 66
70 71 72 72 73 74 74 76 78 78
79 79 80 80 82 83 85 85 87 89
Y 60 64 65 66 68 69 70 71 72 73
74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3
85 86 88 88 89 89 90 93 94 96
二、 计算题 (第十章)
1 . 某年级语文测验平均成绩为 75 分, 标准差为 7 分。 现从中随机抽取 40 人进行新教法 实验, 实验结束后其测验的平均成绩为 82 分, 标准差为 6 .5 分。 是否新教法比原来的教法好?
2 . 某校初中二年级中随机抽出 7 名男生和 8 名女生参加某种心理测验, 其结果是男生:
62, 72, 81, 65, 48, 75, 84; 女生: 72, 81, 78, 62, 52, 54, 46, 88。 试问男女生成绩的 差异是否显著?
3 . 从某地区 10 岁儿童中随机抽取男生 30 人, 测得其平均体重为 29 kg; 抽取女生 25 人, 测得其平均体重为 27 kg。 根据已有资料, 该地区 10 岁男孩的体重标准差为 3 .7 kg, 女孩的体 重标准差为4 . 1 kg。 问能否根据这次抽查结果断定该地区男女学生的体重有显著差异?
4 . 为了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认知方面的差异, 随机抽取独生子女 25 人, 非 独生子女 31 人, 进行社会认知测验, 结果独生子女平均成绩为 25 . 3 分, 标准差为 6 分; 非独 生子女的平均成绩为 29 .9 分, 标准差为 10 .2 分。 试问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认知能力 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5 . 某校领导从该校中随机抽取 84 名教职工, 进行关于实施新的整体改革方案的民意测
验。 结果赞成方案者 38 人, 反对者 21 人, 不表态者 25 人。 问持各种不同态度的人数是否有 显著差异?
6 . 某县有甲、 乙两所规范化学校, 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检验两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水
平, 从甲、 乙两校的初二学生中, 分别随机抽取 55 人和 45 人 (各占全校初二学生总数的 25%),进行统一试题的数学测验。 测验结果为甲校有 35 人及格, 20 人不及格; 乙校有 30 人 及格, 15 人不及格。 试检验甲、 乙两校初二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差异是否显著?
7 . 某中学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 15 人, 学期初与学期末测试他们的某项能力, 取得的成 绩见表 5。 试用符号检验法检验学期初与学期末的测验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表 5 学期初与学期末测验成绩
学期初测验成绩 71 85 65 76 79 78 68 74 68 90 78 67 64 72 80
学期末测验成绩 75 83 66 78 84 72 69 77 67 92 84 68 65 72 82
8 . 甲、 乙两校随机抽取 12 份数学竞赛试卷, 其卷面上的分数见表 6, 问甲、 乙两校此次 数学竞赛成绩是否一样?
表 6 甲、 乙两校数学竞赛卷面分数
甲校 64 68 58 60 80 76 84 54 50 60 65 47
乙校 60 71 60 56 68 78 90 42 48 63 68 52
9 . 从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 14 名学生学习解方程, 进行辅导前与辅导后的实验研
究, 先后测验其成绩见表 7, 试用符号秩次检验法检验辅导前与辅导后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表 7 辅导前和辅导后的测验成绩
辅导前 68 68 83 77 62 71 60 70 64 82 78 55 61 69
辅导后 84 75 82 81 71 71 68 66 89 81 80 58 63 70
10 . 有 24 对被试按匹配组设计, 分别进行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教学。 假设除了教学方式 的不同外, 其他条件两组均相同。 结果考试检查时, “集中” 组的平均值为 86 分, 标准差为 10 分; “分散” 组的平均值为 82 分, 标准差为 6 分。 试问两种识字教学效果是否有显著差异 (已知两组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 r=0 . 31)?
11 . 一项双生子研究报告中, 17 对同卵双生子智商的相关系数为 0 . 85, 24 对异卵双生子 智商的相关系数是 0 .76, 问这两个相关系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国开电大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纸质) 形成性考核册[正确答案:答案100分]奥鹏资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