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华师《德育论》在线作业答案答案
华师《德育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现代德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
A. 创新德育理论
B. 发挥德育作用
C. 为现代德育实践服务
D. 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正确选项:----
满分:2.5 分
2. 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A. 决策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正确答案:----
满分:2.5 分
3. 学校道德教育不像一般社会影响那样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控制。学校德育作为人的最具教育自觉的一部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A. 计划性
B. 正面性
C. 复杂性
D. 多端性
正确答案:----
正确选项:----
满分:2.5 分
4. 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哪一种规律( )
A. 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 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 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D. 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正确选项:----
满分:2.5 分
5. 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
A. 超越性
B. 可能性
C. 预见性
D. 教育性
正确选项:----
满分:2.5 分
6.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 )
A. 活动性
B. 民主性
C. 认知性
D. 科学性
正确选项:----
满分:2.5 分
7. 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关心( )。
A. 个体内部的冲动、思想、感情
B. 外显的行为
C. 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D. 隐性课程的设计
正确答案:----
满分:2.5 分
8. 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指的是它的( )。
A. 文化功能
B. 经济功能
C. 政治功能
D. 自然性功能
正确选项:----
专业答案:----
专业答案:----
满分:2.5 分
9. 德育影响在价值选择上不可能不考虑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教育方式, 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A. 计划性
B. 正面性
C. 复杂性
D. 多端性
满分:2.5 分
10. “我们对个性予以极大的,在原则上是不寻常的尊重。”它的提出者是( )。
正确选项:----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马卡连柯
D. 卢梭
正确选项:----
满分:2.5 分
11. 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 )。
A. 神学目的论
B. 个人中心目的论
C. 社会中心目的论
D. 教师中心目的论
正确答案:----
专业答案:----
满分:2.5 分
12. 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
A. 主观-发展性
B. 主体-发展性
C. 客体-发展性
D. 主题-发展性
正确答案:----
满分:2.5 分
13. 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二的儿童是( )。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专业答案:----
正确答案:----
D. 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正确选项:----
专业答案:----
满分:2.5 分
14.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
A. 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
B. 注重多样性
C. 注重实践性
D. 注重理论性
正确选项:----
满分:2.5 分
15. 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
A.
1989年
B.
1993年
C.
1995年
D.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专业答案:----
专业答案:----
2000年
满分:2.5 分
16. 外国德育思想产生可以追溯到( )
A.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后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正确答案:----
满分:2.5 分
17. 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 )
A.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 受教育者的发展
C. 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 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正确答案:----
满分:2.5 分
18. 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
A. 认识性德育课程
B. 活动性德育课程
C. 核心德育课程
D. 隐性德育课程
专业答案:----
满分:2.5 分
19. 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
专业答案:----
A. 思想教育的范畴
B. 政治教育的范畴
C. 道德教育的范畴
D. 法制教育的范畴
正确答案:----
满分:2.5 分
20. 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目的上是( )。
A. 凸显生活性
B. 实践道德生活
C.
取材于现实生活
D.
通过实际的生活
满分:2.5 分
21.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 )。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无我
正确答案:----
满分:2.5 分
22. 柯尔伯格进行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研究时采用的方法是( )。
A. “对偶故事法”
正确选项:----
B. “两难故事法”
正确答案:----
C. “推理故事法”
正确答案:----
D. “自述故事法”
正确选项:----
满分: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