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电科21年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在线作业2[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电科21年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在线作业2[答案]满分答案

电科21年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在线作业2[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减小输电线路有功损耗可通过( )

A.增大线路有功功率

B.增大线路无功功率

C.提高线路两端电压

D.增大输电线路电阻

正确答案:----

 

2.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 )

A.电压和功率

B.频率和功

C.电流和功率

D.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正确选项:----

 

3.有备用电源接线方式的优、缺点是( )

A.可靠性高、电压高

B.可靠性高,造价低

C.可靠性高,造价高

D.可靠性低,造价高

正确选项:----

 

4.系统发生单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

A.正序、负序、零序串联

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

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

正确答案:----

 

5.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

A.减小电抗

B.增大电抗

C.减小电纳

D.增大电阻

专业答案:----

 

6.电力系统中发生概率最多的短路故障是( )

A.三相短路

B.两相短路

C.两相短路接地

D.单相接地短路

正确答案:----

 

7.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PV节点的待求量是( )

A.Q、

B.P、Q

C.V、

D.P、V

正确选项:----

 

8.系统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

A.正序、负序、零序并联

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

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9.有备用接线方式有( )

A.放射式、环式、链式

B.放射式、干线式、链式

C.环式、双端电源供电式

D.B和C

专业答案:----

 

10.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 )

A.115、220、500(KV)

B.110、230、500(KV)

C.115、230、525(KV)

D.110、220、500(KV)

专业答案:----

 

11.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会造成( )。

A.频率上升

B.频率下降

C.电压上升

D.电压下降

正确答案:----

 

12.在下列各种故障类型中,属于纵向故障的是(  )

A.两相短路

B.两相断线

C.单相接地短路

D.两相短路接地

专业答案:----

 

13.电力系统的综合供电负荷加上厂用电之和,称为(  )

A.发电负荷

B.供电负荷

C.用电负荷

D.工业负荷

专业答案:----

 

14.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

A.正序、负序、零序并联

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

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15.系统备用容量中,哪种可能不需要( )

A.负荷备用

B.国民经济备用

C.事故备用

D.检修备用

正确选项:----

 

16.P-σ曲线被称为( )

A.耗量特性曲线

B.负荷曲线

C.正弦电压曲线

D.功角曲线

专业答案:----

 

17.最小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100%UN),最大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105%UN),这种中枢点调压方式为( )

A.顺调压

B.恒调压

C.逆调压

D.常调压

正确选项:----

 

18.利用P—Q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二者的收敛速度是(  )

专业答案:----

A.P—Q分解法高于牛顿—拉夫逊法

正确答案:----

B.无法比较

C.牛顿拉夫逊法高于P—Q分解法

专业答案:----

D.两种方法一样

专业答案:----

 

19.二相断线时的复合序网是在断口处( )。

A.三序网串联

B.三序网并联

C.正序网负序网并联

D.正序网与零序网并联

正确选项:----

 

20.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优分配的原则是(  )

A.等面积原则

B.等力矩原则

C.等负荷原则

D.等耗量微增率原则

专业答案:----

 

电科21年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在线作业2[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