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川大《刑法学1016》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川大《刑法学1016》18秋在线作业2[答案]满分答案

《刑法学1016》18春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伪证罪发生在( )中

A.仲裁活动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刑事诉讼

 

 

2.使用暴力拘禁他人并致其伤残的,( )

A.构成非法拘禁罪

B.构成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C.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D.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3.下列物品中,属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象的有:( )。

A.贵重金属

B.手枪

C.淫秽物品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生产、销售假烟,销售额达100万,构成( )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C.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D.非法经营罪

 

 

5.下列关于犯罪的刑事违法性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B.它是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现

C.它是犯罪唯一的法律属性

D.它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6.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A.判决宣告

B.判决确定

C.判决执行

D.有期徒刑执行完毕

 

 

7.某甲与某乙恋爱,甲的父亲丙坚决反对,对甲多次进行辱骂与殴打,并对其进行看管,不允许甲与乙见面,致使甲自杀身亡。在本案中,作为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原因是( )

A.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

B.甲的自杀行为

C.丙的杀人行为

D.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与甲的自杀行为

 

 

8.我国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 )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某甲于 1992年 12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年,刑满释放后,于1997年11月又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某甲的行为( )

A.构成累犯

B.构成特殊累犯

C.构成一般累犯

D.不构成累犯

 

 

10.某甲产生报复杀人的意图并向其朋友乙透露,在乙的规劝下甲最终放弃的报复杀人的意图。甲的行为是(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川大《刑法学1016》18秋在线作业2[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关于缓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缓刑不是独立的刑种

B.缓刑的考验期最长为5年

C.缓刑可能被撤销

D.缓刑期限届满,原判刑罚视为执行完毕

 

 

2.下列情节中,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有( )。

A.意外事件

B.双目失明的犯罪人

C.中止犯

D.自首犯

 

 

3.罪状一般分为( )

A.简单罪状

B.复杂罪状

C.叙明罪状

D.空白罪状

 

 

4.按照“属人原则”确定的刑法效力,其范围可以是( )

A.本国领域

B.外国领域

C.公海领域

D.公空领域

 

 

5.可以对犯罪分子裁定减刑的人民法院有( )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6.某犯罪的法定刑幅度分别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该罪的追诉期限分别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7.我国刑法规定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C.罪责刑相适应

D.罪责自负

 

 

8.我国刑法规定的侵占罪,其犯罪对象包括:( )。

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B.他人的遗忘物

C.他人的遗失物

D.他人的埋藏物

 

 

9.在我国,关于刑罚的目的,正确的说法是( )

A.惩罚犯罪人

B.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

C.防止其他人犯罪

D.消灭犯罪

 

 

10.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包括:( )。

A.法律的规定

B.职务上的要求

C.业务上的要求

D.引发危险的先前行为

 

川大《刑法学1016》18秋在线作业2[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本文标签: 川大 刑法学1016 在线 作业 标准 答案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