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川农《测树学(专科)》18年12月在线作业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川农《测树学(专科)》18年12月在线作业答案满分答案

C.总平均

D.连年

专业答案:----

 

 

2.树干中央直径与1/10树高处直径之比称作( )

A.绝对形率

B.胸高形率

C.正形率

D.胸高形数

正确选项:----

专业答案:----

 

 

3.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 )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正确答案:----

 

 

4.( )是可以直接测定的因子

A.胸径

B.断面积

C.材积

D.形数

专业答案:----

 

 

5.下列关于树干年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周期性生长的结果;

B.早材的宽度占整个年轮宽度的主要部分;

C.树木胸径处得树木年轮数就是树木的年龄;

D.晚材与下一年春材之间有明显的界限,通常作为划分年轮的界限。

正确选项:----

 

 

6.鉴定森林数量的主要指标是( )。

A.材积

B.断面积

C.蓄积

D.林分

正确答案:----

 

 

7.材积差法是将一元材积表胸径每差( )的材积差数,作为实现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该长度条件下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

A.0.5cm

B.1cm

C.2cm

D.2.5cm

专业答案:----

 

 

8.立木材积三要素通常指( )

A.f1.3、g1.3、h

B.f0.1、g1.3、h

C.fn、g0、h

D.f1.3、g1.3、(h+3)

专业答案:----

 

 

9.在林分生长量中,由毛生长量减去期间内枯损量以后生长的总材积称为( )。

A.净生长量

B.经增量

C.进阶生长量

D.采伐量

专业答案:----

 

 

10.在进行标准地境界测量时,规定测线周界的闭合差不得超过( )。

A.1/50

B.1/100

C.1/200

D.1/500

正确答案:----

 

 

11.下列适用于林分蓄积量测定的方法是( )。

A.一元材积指数法

B.材积差法

C.生长锥法

D.角规测树

正确选项:----

 

 

1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连年增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有超过两个交点;

B.在幼龄林阶段,连年增长量曲线在平均生长量曲线之上;

C.连年生长量比总平均生长量先达到最高峰;

D.在总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生长量;

正确选项:----

 

 

13.林分生长量不包括( )

A.毛生长量

B.连年生长量

C.纯生长量

D.枯损量

正确选项:----

 

 

14.采用平均标准木法测定林分蓄积量时,平均标准木是指树木具有( )。

A.平均材积

B.平均断面积

C.平均直径

D.平均高

专业答案:----

 

 

15.树干材积与以胸高断面积为底面积、以树高加3米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作( )。

A.平均实验形数

B.绝对形数

C.正形数

D.胸高形数

 

 

川农《测树学(专科)》18年12月在线作业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林分疏密度和郁闭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幼龄林:郁闭度大于疏密度;

B.中龄林:郁闭度与疏密度两者相近;

C.成龄林:郁闭度小于疏密度;

D.无法确定;

专业答案:----

 

 

2.标准地的形状有()。

A.方形

B.圆形

C.带状

D.任意形状

正确答案:----

 

 

3.立木材积近似求积式包括()。

A.平均断面积求积式

B.平均实验形数

C.形数法

D.中央断面积求积式

正确选项:----

 

 

4.()可以计算树木直径和树高生长率。

A.单利公式

B.复利公式

C.普雷斯特公式

D.施耐德公式

正确答案:----

 

 

5.下面表述中正确的是()。

A.立木高度除幼树外,一般用测树器测定;

B.立木直径一般仅限于人们站在地面向上伸手就能方便测到的部位;

C.立木材积是通过立木材积三要素计算材积;

D.胸高以下分叉的树,取较粗的分支测定当胸径。

正确选项:----

 

川农《测树学(专科)》18年12月在线作业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