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东大18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3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东大18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3答案满分答案

18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3-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下列关于没收财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

B.没收全部财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

C.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2.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刑法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属于( )

A.历史解释

B.论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4.甲将毒药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见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将乙送到医院抢救。但2个小时后乙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5.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

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6.2. 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

A.损害了国家利益

B.危害了社会

C.违反了刑法

D.触犯了法律

 

 

7.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妇女钱包。抢劫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送还被害人,声称是开玩笑。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是犯罪

 

 

8.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里在梦游时将同宿舍里的乙杀死,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罪

B.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C.过于致人死亡罪

D.是睡梦中无意识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9.对于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谓防卫行为的属于()

A.假想防卫

B.挑拨防卫

C.事前防卫

D.事后防卫

 

 

10.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法律的认识错误

 

 

11.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后者是犯罪的完成形态

B.对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未遂犯则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前者是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志而放弃犯罪,后者是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

D.前者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后者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1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13.甲与乙有仇,欲寻机杀乙。某日晚,甲手持大刀前往乙家害乙。在快到乙家时,甲突然感到腹部剧痛,只好去医院看医生。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非罪行为

 

 

14.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之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完成之后

 

 

15.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甲自诉乙伤害案件以后,乙离家杳无音信

B.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乙侮辱案提出控告

C.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甲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甲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乙被公安机关抓获而逃匿

 

 

16.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是( )

A.犯罪的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特征

D.犯罪的本质

 

 

17.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A.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B.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D.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18.为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称为()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直接客体

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复杂客体

 

 

19.甲为了杀乙,连续两天跟踪乙,了解乙上下班的时间和经过路线。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C.犯罪预备

D.只是犯意表示

 

 

2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

B.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6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但不得少于6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

 

 

东大18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3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对防卫过当的认识正确的有()

A.防卫过当具有正当性的一面

B.防卫过当不同于防卫对象认识错误

C.防卫过当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

D.对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关于假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本文标签: 东大 学期 刑法总论 在线 作业 答案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