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大工18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线作业2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大工18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线作业2答案满分答案

大工18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饱和土体的变形和什么应力具有唯一对应的关系?()

A.总应力

B.附加应力

C.有效应力

D.孔隙水压力

专业答案:----

 

 

2.地基中某点受到大主应力为700KPa,小主应力200KPa作用,则作用在与小主应力面呈30°角的面上的法向应力为( )。

正确选项:----

A.300KPa

B.325KPa

C.350KPa

D.375KPa

专业答案:----

 

 

3.计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应取何种重度?()

A.浮重度

B.饱和重度

C.天然重度

D.干重度

正确选项:----

 

 

4.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

A.两基础底下z深度处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B.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C.大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专业答案:----

正确答案:----

 

 

5.地基中某点受到的大主应力为700KPa,小主应力200KPa的作用,则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与大主应力面的夹角为( )。

A.30°

正确选项:----

专业答案:----

正确选项:----

B.45°

C.60°

D.90°

专业答案:----

 

 

6.下面关于压缩模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压缩模量是通过室内试验测得的

B.压缩模量随压力的大小而变化

C.压缩模量反映土的压缩性

D.压缩模量与变形模量无关

正确选项:----

 

 

7.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A.与排水条件有关

B.与基础宽度有关

C.与试验时的剪切速率无关

D.与土中孔隙水压力是否变化无关

正确选项:----

 

 

8.一般建筑物在施工期间所完成的沉降,通常随地基土质的不同而不相同,低压缩粘性土,施工期间一般可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A.已全部或基本完成

B.50%~80%

C.20%~50%

D.5%~20%

正确选项:----

 

 

9.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压力的影响是()。

A.没有影响

B.基底附加压力增加

C.基底附加压力减小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直剪试验的缺点?()

A.排水条件不易控制

B.剪切面人为给定

C.操作比较复杂,对技术人员要求高

D.土样受剪面积逐渐缩小

正确选项:----

 

 

大工18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线作业2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在均质地基中,竖向自重应力随深度线增加,而侧向自重应力则呈非线性增加。

A.错误

B.正确

 

 

2.孔隙水压力是指土孔隙中一点单位面积上传递的力,它就是“水力学”中构成流速水头的压力值。

正确答案:----

A.错误

B.正确

 

 

3.孔隙水压力在其数值较大时会使土粒水平移动,从而引起土体体积缩小。

A.错误

B.正确

 

 

4.在无限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不会产生瞬时沉降。

A.错误

B.正确

 

 

5.地基沉降的内因主要是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

A.错误

B.正确

 

 

6.毛细饱和区的孔隙水压力为正值。

A.错误

B.正确

 

 

7.e-p曲线中,压力p指的是有效应力。

A.错误

B.正确

 

 

8.由于土的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此在建筑物建造后,自重应力仍会继续使土体产生变形。

A.错误

B.正确

 

 

9.在室内压缩试验过程中,土样在产生竖向压缩的同时也将产生侧向膨胀。

A.错误

B.正确

 

 

10.如建筑物中相邻两个基础的沉降差过大,会使相应的上部结构产生额外应力,超过限度时,建筑物将发生裂缝、倾斜甚至破坏。

A.错误

B.正确

 

大工18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线作业2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