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变态心理学18春在线作业1答案满分答案
变态心理学18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明确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
正确答案:----
A.1974
B.1976
C.1978
D.1980
正确答案:----
2.人格障碍的测量和诊断一般有临床会谈、()和医生评定三种形式。
A.量表
B.评定工具
C.他人报告
D.自我报告
正确答案:----
3.对心境障碍治疗,()强调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的认知歪曲和思维上的习惯性错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强调此时此地的困扰,不讨论较远的起因。
A.心理动力学治疗
B.认知治疗
C.行为治疗
D.人本主义治疗
专业答案:----
4.时间管理指导被认为属于()。
A.认知重构技术
B.自信训练
C.行为技能训练
D.生理唤醒
正确答案:----
5.()指的是生存在人类社会的人必然会存在的某种不安心理,即为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自身的心身状况能否适应外界环境这样的问题而烦恼。
A.适应不安
B.精神交互作用
C.神经症
D.精神拮抗作用
专业答案:----
6.行为的抑制系统简称为()。
A.REW
B.BIS
C.NEW
D.BBS
正确答案:----
7.目前专业人员使用的是对心理障碍的医学诊断分类描述体系,在中国有()。
A.ICD
B.CCMD
正确选项:----
C.DSM
正确答案:----
D.APA
专业答案:----
8.DSM-Ⅳ把转换性障碍放在()之下。
专业答案:----
A.躯体形式障碍
B.分离性障碍
C.疼痛障碍
D.身份识别障碍
专业答案:----
9.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简称()。
A.ADHD
专业答案:----
B.LD
C.OCD
正确答案:----
D.PTSD
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
10.根据DSM-Ⅳ,其诊断包含的要点有()。
专业答案:----
A.年龄低于15岁
B.年龄低于16岁
C.年龄低于17岁
D.年龄低于18岁
正确选项:----
11.()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A.行为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神经生物学
正确选项:----
1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生物因素
B.家庭的影响
C.心理因素
D.文化因素
正确选项:----
13.个案研究的优势不包括()。
A.内容丰富翔实
B.可记录非常独特的个体经验
C.有助于启发新的理论观点的产生
D.可大范围推广
正确答案:----
14.是一种轻度的抑郁。这样的病人通常是忧郁的、内向的、审慎的,缺乏获取快乐的能力。此外,他们缺乏精力,自尊水平低,有自杀的想法,他们的饮食、睡眠和思维都存在紊乱,与抑郁症很相似,只是其症状还不是那么严重或不够多()。
A.恶劣心境障碍
B.环形心境障碍
C.双相心境障碍
D.迟发型心境障碍
正确选项:----
15.20世纪20年代初,森田正马在日本创立()。
A.来访者为中心疗法
B.脱敏疗法
C.森田疗法
D.团体治疗
正确选项:----
16.Craske和Barlow(2001)整合了生物学和认知的理论观点,提出了()模型来解释惊恐障碍。
A.自我推荐学说
B.循环
C.易感性-应激
D.条件反射
正确选项:----
17.()又称青春型。此型病人青少年起病,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荒谬、思维破裂,情感不协调,表情做作,其行为幼稚、愚蠢,做鬼脸,傻笑,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和本能意向亢进。
A.偏执型
B.紧张型
C.瓦解型
D.残留型
正确选项:----
18.一个男人从一场火灾中死里逃生,而其他家人都丧生于大火中,这个男人将火灾发生直至其后三天的事情都忘掉了。这属于()。
A.局限性遗忘
B.选择性遗忘
C.广泛性遗忘
D.系统性遗忘
正确答案:----
19.病人从自己无法排遣的心理困境或自觉无力承受的生活压力中逃走,这是()。
A.漫游
B.遗忘
C.现实解体感
D.人格解体感
正确选项:----
20.在人的大脑兴奋水平和操作成绩之间有一个()形的函数关系,一般称为YerkesDodson曲线。
正确答案:----
A.倒U字
B.U字
C.椭圆型
D.圆形
正确选项:----
21.()自杀未遂者更年轻,他们居住在乡村的比例高、自杀前一个月内生命质量比较高、抑郁程度较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自杀意图强度较低,有较多的急性诱发生活事件。
A.理智型
B.冲动性
C.情绪型
D.非冲动性
正确选项:----
22.自然杀伤细胞属于()。
A.A细胞
B.B细胞
C.C细胞
D.T细胞
正确选项:----
23.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关于精神疾病的科学分类方法()。
A.苏格拉底
B.克雷丕林
C.佛洛依德
D.冯特
正确答案:----
专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