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兰大《土木工程材料》17秋平时作业1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兰大《土木工程材料》17秋平时作业1答案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17秋平时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外墙砂浆胶凝材料选用以____为主

A.石灰

B.石膏

C.水泥

 

 

2.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用混凝土拌和物获得( )流动性,同时保持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值。

A.最大

B.最小

C.一般

D.不变

专业答案:----

 

 

3.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 )

A.矿渣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普通水泥

 

 

4.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A.抗渗等级

B.渗透系数

C.软化系数

D.抗冻等级

专业答案:----

 

 

5.在下列四种水泥中,何种水泥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A.矿渣水泥(P.S)

B.火山灰水泥(P.P)

C.粉煤灰水泥(P.F)

D.硅酸盐水泥(P.Ⅰ、P.Ⅱ)

正确选项:----

 

 

6.喷射混凝土一般应当掺加哪种外加剂?

A.膨胀剂

B.速凝剂

C.减水剂

D.早强剂

正确选项:----

 

 

7.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 )的砂。

A.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正确答案:----

 

 

8.建筑上为使温度稳定,并节约能源,应选用( )

A.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小

B.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大

C.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大

D.导热系数大而热容量小

正确选项:----

 

 

9.煤沥青的游离碳含量增加,可( )其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但低温脆性会( )。

A.提高,减小

B.提高,增加

C.降低,减小

D.降低,增加

专业答案:----

 

 

10.沥青的塑性用( )表示。

A.软化点

B.含蜡量

C.针入度

D.延度

专业答案:----

 

 

兰大《土木工程材料》17秋平时作业1答案标准满分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有( )。

A.密实结构

B.密实-悬浮结构

C.骨架-空隙结构

D.骨架-密实结构

正确答案:----

 

 

2.下列水泥不能用于配制严寒地区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的是( )。

A.普通水泥

B.矿渣水泥

C.火山灰水泥

D.粉煤灰水泥

正确选项:----

 

 

3.弹性材料具有__的特点。

A.无塑性变形

B.不变形

C.塑性变形小

D.恒定的弹性模量

专业答案:----

专业答案:----

 

 

4.水泥中的有害成分有哪些( )

A.氧化镁

B.三氧化硫

C.二氧化硅

D.氧化钠

专业答案:----

E.氧化钾

 

 

5.弹性材料具有__的特点

A.无塑性变形

B.不变形

C.塑性变形小

D.恒定的弹性模量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木材在干燥时,沿纵向的收缩最大

A.错误

B.正确

 

 

2.胶合板可消除各向异性及木节缺陷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3.模型石膏是β型半水石膏

A.错误

B.正确

 

 

4.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一般略低于其集料的弹性模量。

A.错误

B.正确

 

 

5.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其含量提高,钢材的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

A.错误

B.正确

 

 

6.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之比。

A.错误

B.正确

 

 

7.水泥的细度既可用比表面积表示,也可用筛余量来表示

A.错误

B.正确

 

 

8.所谓闪凝,即浆体迅速失去流动性,达到一定强度,以至无法施工,但可以与已经硬化的硅酸盐水泥接触。

A.错误

B.正确

 

 

9.马歇尔试验是测定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试验方法

A.错误

B.正确

 

 

10.水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热胀缩性的影响较大,主要通过三种作用而实现的,即扩张作用、毛细管张力和冰冻作用。

A.错误

B.正确

 

兰大《土木工程材料》17秋平时作业1答案历年真题如下: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