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 《无机化学(专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答案答案
《无机化学(专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状态函数( )
A.密度
B.内能
C.功
D.熵
正确答案:----
正确选项:----
2.用双水解公式判断NH4Ac水溶液的酸碱性(已知Ka?(HAc) = 1.8×10-5, Kb?(NH3?H2O) = 1.8×10-5)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
专业答案:----
3.Ag3PO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S mol?L-1,则其Ksp?可表示为
A.27S3
B.3S4
C.9S4
D.27S4
正确选项:----
4.甘汞电极是最常用的参比电极,它属于下列哪一类电极
A.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B.气体--离子电极
C.金属—难溶盐--离子电极
专业答案:----
D.均相氧化还原电极
正确答案:----
5.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为[Kr]4d10 5s2 5p1,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正确答案:----
A.s区
B.p区
C.d区
正确选项:----
D.ds区
正确答案:----
6.下面关于溶液依数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沸点的升高和凝固点的降低都与溶液蒸气压的降低有关
B.稀溶液的饱和蒸气压的降低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乘以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C.kb沸点上升常数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D.冬天,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在溶质浓度均为1 mol?L-1的情况下,在水里加盐比加酒精效果更好
专业答案:----
7.欲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热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V。Qp与QV的转换关系式中的Δn(g)为
正确选项:----
A.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
B.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
D.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专业答案:----
8.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B.极性分子之间不存在诱导力
C.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D.分子量小的物质,其熔沸点也会高于分子量大的物质
正确选项:----
专业答案:----
9.基元反应A(s) + 2B(g) → 产物,当体系体积缩小一倍,其反应速度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A.2
B.4
C.6
D.8
正确答案:----
10.以下化合物不符合18电子规则的是
A.K[Pt(C2H4)Cl3]
B.Ru(C5H5)2
C.Mn2(CO)10
D.K4[Fe(CN)6]
正确答案:----
正确选项:----
11.PbCl2溶解度在20℃时是0.99g/100g水,100℃时是3.34g/100g水,所以反应PbCl2(s) = Pb2+(aq) + Cl-(aq)d的ΔrHm?是
正确答案:----
A.>0
B.<0
C.0
D.不能确定
专业答案:----
12.下列各组数字分别是指原子的次外层,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的氧化数,哪一组最符合硫的情况
A.8, 6, -2
B.2, 6, -2
C.18, 6, +4
D.2, 6, +6
正确选项:----
13.已知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是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专业答案:----
14.温度相同时,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A.0.01mol/L的蔗糖
B.0.01mol/L的醋酸
C.0.01mol/L的NaCl
D.0.01mol/L的BaCl2
正确答案:----
15.下列配合物稳定性比较正确的是
A.[Cu(EDTA)]2- < [Cu(en)2]2+
正确答案:----
B.Fe(SCN)4- < Co(SCN)42-
C.Hg(NH3)42- > Zn(NH3)42-
D.Cu(CN)43- < [Cu(NH3)4]+
正确选项:----
16.Cu2+可与EDTA形成
正确答案:----
A.聚合物
B.简单配合物
C.螯合物
D.复盐
专业答案:----
17.在可逆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了反应的ΔrHm
专业答案:----
B.改变了反应的ΔrGm
正确答案:----
C.改变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但改变量ΔEa不同
专业答案:----
D.改变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但改变量ΔEa相同
正确答案:----
18.已知一定的温度下,Ag2CrO4的Ksp?=1.1×10-12, AgCl 的Ksp?=1.8×10-10,在含Cl–和CrO42- 浓度均为0.3 mol?L-1 的溶液中加Ag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Ag2CrO4先沉淀,Cl–和CrO42-能完全分离
正确选项:----
专业答案:----
B.Ag2CrO4先沉淀,Cl–和CrO42-不能完全分离
正确选项:----
C.AgCl先沉淀,Cl–和CrO42-能完全分离
D.AgCl先沉淀,Cl–和CrO42-不能完全分离
正确选项:----
19.苯的熔化热为10.67kJ·mol-1,其熔点为5℃,则苯熔化过程的ΔrSmy约为
专业答案:----
A.2.09 J·K-1·mol-1
正确选项:----
正确答案:----
专业答案:----
B.10.88 J·K-1·mol-1
C.54.39 J·K-1·mol-1
D.38.38 J·K-1·mol-1
专业答案:----
20.封闭体系、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在下列哪组条件下可自发进行
A.△H>0,△S>0,高温
B.△H>0,△S>0,低温
C.△H<0,△S<0,高温
D.△H>0,△S<0,低温
正确答案:----
川农 《无机化学(专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答案标准满分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下列分子具有极性的是
A.CO2
B.H2O
C.CH4
D.BF3
正确答案:----
E.O3
F.NO2
2.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B.极性分子之间不存在诱导力
C.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D.分子量小的物质,其熔沸点也会高于分子量大的物质
3.已知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正,标准摩尔反应熵为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B.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C.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
D.高温下自发过程,低温下非自发过程
专业答案:----
4.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
A.氟化氢
B.邻硝基苯酚
C.间硝基苯酚
D.硝酸
专业答案:----
5.下列哪一项不是状态函数
A.密度
B.内能
C.功
D.熵
E.热
F.吉布斯自由能
6.关于反应速率理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反应温度可增加活化分子组的百分数
B.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增加活化分子组的百分数
C.降低活化能可增加活化分子组的百分数
D.加催化剂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过渡态的势能来改变活化分子组的百分数
正确答案:----
7.水分子与氨基酸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正确答案:----
8.以下化合物符合18电子规则的是
A.K[Pt(C2H4)Cl3]
B.Ru(C5H5)2
C.Mn2(CO)10
D.K4[Fe(CN)6]
9.下列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A.1s22s22p22d103s23p63d5
正确答案:----
B.1s22s22p2
C.1s22s22p63s23p63d104s1
正确选项:----
D.1s22s22p63s23p64s1
正确答案:----
10.下列各组判断中,正确的是
A.CH4, CO2和BCl3均是非极性分子
B.CHCl3, HCl和H2S均是极性分子
C.CHCl3, H2O和HCl均是极性分子
D.CH4, CO2和H2S均是非极性分子
正确选项:----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波函数就是原子轨道,与宏观物体运动的轨道一样,有着确定的轨迹
A.错误
B.正确
2.基元反应中的零级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A.错误
B.正确
3.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且减小趋势比主族元素明显
A.错误
B.正确
4.凡是吸热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A.错误
B.正确
5.原电池中,电极反应为氧化半反应的那一极是正极
A.错误
B.正确
6.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对不同反应, 升高相同温度, 活化能Ea大的反应速率常数k增加的倍数大
A.错误
B.正确
7.在Zn|ZnSO4||CuSO4|Cu原电池中,向ZnSO4溶液中通入NH3,电动势变小。
A.错误
B.正确
8.潜水所用气瓶中氧气的比例大于空气中氧气的比例
A.错误
B.正确
9.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4kJ·mol–1,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1,由此可以判定石墨生成金刚石的过程应该是吸热的
专业答案:----
A.错误
B.正确
10.恒温恒压下,只做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rGm<0
A.错误
B.正确
四、 主观填空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金属铬(Cr)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列正确是##
2.命名配合物Pt(NH3)2(OH)2Cl2##
3.0.1 mol·dm-3 NH3?H2O的OH- 浓度为##mol·dm-3. (已知NH3?H2O的Kb? = 1.8×10-5)
正确选项:----
4.氮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N:1s2 2s2 2px2 2py1违背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
5.根据杂化轨道理论, BF3分子中B原子有3个##类型的杂化轨道.
川农 《无机化学(专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答案历年真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