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答案]答案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相邻的个体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
A.彰显效应
B.邻接效应
C.叠加效应
D.削弱效应
2.在生态系统内,作为消费者的一般是
A.草食动物
B.细菌
C.真菌
D.病毒
3.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称为
A.分散利用
B.共同利用
C.相互抑制
D.递减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物质主要是指维持生命所需要的
A.色素
B.大分子
C.激素
D.营养元素
5.以下属于同龄级种群
A.稻田
B.混交林
C.次生林
D.原始林
6.在以下生物中偏向于更具有K对策者特征的是
A.细菌
B.禾本科植物
C.小鼠
D.鲸类
正确选项:----
7.原产墨西哥,后来经东南亚国家进入我国,发生生态入侵,对当地的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杂草是
A.空心莲子草
B.紫茎泽兰
C.枫叶狗尾草
D.蜘蛛抱蛋
8.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A.原始协作
B.种间竞争
C.互利共生
D.寄生
正确选项:----
正确选项:----
9.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A.原始协作
B.种间竞争
C.互利共生
D.寄生
10.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即是
A.种群密度
B.种群大小
C.生态位
D.生境
正确选项:----
11.以下,是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深海
B.牧场
C.农田
D.温室
12.如果一个地区以培育良好的耕地,但生产的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且很少使用机械化农具,那么这样一个地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A.原始农业
B.传统农业
C.现代农业
D.后现代农业
正确选项:----
13.最大出生率又叫
A.绝对出生率和生理出生率
B.相对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
C.高端出生率和成年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和相对出生率
14.“禾苗——田鼠——黄鼠狼”这条食物链属于:
正确选项:----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竞争食物链
正确选项:----
15.在种群的增长模型 dNdt=rN (K-NK)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当N=?K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B.当N越接近于K,种群增长越快
C.当N接近于0时,种群增长最快
D.对于任何种群,r都是一个常数
正确选项:----
16.洄游的鱼类和迁徙的鸟类,所发生的集群行为属于
A.暂时性集群
B.季节性集群
C.稳定性集群
D.非集群
正确选项:----
17.在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第二周期性因素
A.日照时数的季节性变化
B.日照强度的季节性变化
C.日光成分的季节性变化
D.相对湿度的季节性变化
正确选项:----
18.在种群几何级数增长模型中,λ的意义是
A.子代比亲代的增值倍数
B.常数
C.瞬时速率
D.数量
正确选项:----
19.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体现为
A.幼年个体数>成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
B.成年个体数>幼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
C.成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幼年个体数
D.幼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成年个体数
20.用种群的增长模型Nt=N0λt中,所绘出的图为
正确选项:----
A.J型的不连续散点
B.J型的连续曲线
C.S型不连续散点
D.S型连续曲线
正确选项:----
川农《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三大组成要素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传递者
D.分解者
正确选项:----
22.将自然生态系统改造成为农业生态系统,人类的措施主要有
A.改变地形和地貌
B.改变给水和排水
C.改变动物和微生物构成
D.改变降雨和风向
正确选项:----
23.发生种群爆发,可能出现在
A.某种生物被引入到以前没有这种生物的地区,而环境有很有利于这种生物
B.某种生物的天敌突然消失了
C.种群长期处于低生殖率状态
D.种群长期处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2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包括
A.植物
B.蓝藻
C.放线菌
D.真菌
正确选项:----
25.以下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A.沼泽地
B.泥炭地
C.浅水水域
D.稻田
26.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包括
A.能量流动
B.能量循环
C.物质循环
D.信息循环
27.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功能是
A.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
B.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C.把热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
D.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正确选项:----
28.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来源是
A.植物残体
B.动物残体
C.动物粪便
D.石油
正确选项:----
29.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别是
A.农业生态系统的有较高的输入输出率
B.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库存量较低,流量大,周转快
C.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弱,流失率高
D.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的供求同步性很强
30.在干旱地区的一座高山,随着海拔的升高,会发生
A.温度逐渐下降
B.湿度逐渐上升
C.群落越来越低
D.植物越来越少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二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是以块根、块茎鳞茎的形式度过寒冷季节。
32.轮作有利于减少作物病虫害,也有利于平衡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