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奥鹏作业辅导

电科18春《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1答案

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电科18春《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1答案满分答案

18春《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期间费用明细表不包括()。

A.管理费用明细表

B.营业费用明细表

C.生产情况表

D.财务费用明细表

正确选项:----

 

 

2.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

A.6.67%

B.6.33%

C.5.37%

D.6%

正确答案:----

 

 

3.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

B.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

C.未使用的设备

D.本月减少的设备

正确选项:----

 

 

4.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有()。

A.企业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B.产品广告费用

C.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

D.车间的办公费用

正确选项:----

 

 

5.在企业未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

正确选项:----

A.管理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生产费用

D.制造费用

正确选项:----

 

 

6.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

B.废品损失

C.生产用动力

D.设备维修费用

专业答案:----

 

 

7.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A.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产品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

C.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D.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

正确选项:----

 

 

8.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C.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D.定额比例法

正确选项:----

 

 

9.单位产品成本分析主要项目不包括()。

A.材料项目分析

B.工资项目分析

C.制造费用项目分析

D.营业项目分析

专业答案:----

 

 

10.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的确定上。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专业答案:----

 

 

电科18春《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1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

正确选项:----

A.辅助生产车间数量较少

B.制造费用较少

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

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

专业答案:----

 

 

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

A.车间办公费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车间设计制图费

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

正确选项:----

 

 

3.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生产规模的大小

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C.成本计算方法

D.企业机构的设置

正确选项:----

 

 

4.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

A.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B.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C.将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

D.对定额和差异分别核算

专业答案:----

 

 

5.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情况分析指标包括()。

A.计划成本降低额

B.实际成本降低额

C.综合费用降低额

D.计划成本降低率

正确答案:----

 

 

三、 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不适用季节性生产的企业。

A.错误

B.正确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A.错误

B.正确

 

 

3.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A.错误

B.正确

 

 

4.企业当月完工产品总成本应等于当月生产费用和合计数。

A.错误

B.正确

 

 

5.按年度计划分配法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制造费用分配的结果比较合理。

A.错误

B.正确

 

电科18春《成本会计学》在线作业1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本文标签: 电科 成本会计学 在线 作业 答案 
扫描二维码获取答案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 1. 氮负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2. 字面解释是指根据法的条文字面意义作出的解释,既不允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文字本身所表现的内容。 3. 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