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奥鹏远程教育 日期: 作者:奥鹏作业辅导
可做全部院校网课作业、课程代看、网考、论文辅导!答案请加微信:xx99ttt 或QQ:1514133056
南开19秋《生药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生药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生药学》课程讲稿章节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绪论
第一节 生药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节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中药本草著作简介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方法
基源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DNA分子标记鉴定
生物检定
第四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
第三节 生药的贮藏与保管
第五章 中药材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机制
第六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第一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第二节 生药质量控制与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生药资源的现状
第二节 生药资源的开发
第三节 生药资源的流通与利用
第二篇 各论
第八章 藻、菌类生药
冬虫夏草
第九章 蕨类生药(自学)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麻黄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细辛
大黄
黄连
川乌
厚朴
板蓝根
苦杏仁
甘草
人参
三七
丹参
地黄
金银花
红花
西红花
天麻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鹿茸
牛黄
蟾酥
阿胶
第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朱砂
芒硝
石膏
雄黄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药材,统称为生药
B. 生药经过提取、分离、精制后得到的纯化合物不是生药
C. 粗提物均不属于生药的范畴
D. 生药中大部分是植物药,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很少
★考核知识点: 生药定义与内涵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相当于中药材。另外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辅料的天然药物,也列入生药的范畴。生药经过提取、分离、精制后得到的纯化合物不是生药,而是生药的化学成分。粗提物一般也不称为生药,但有些粗提物早已成为中医固定使用的药物,也叫生药,如阿胶、青黛等。
2. 将生药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著作是( )。
A. 明代《本草纲目》 B. 汉代《神农本草经》
C. 宋代《嘉佑本草》 D. 唐代《新修本草》
★考核知识点: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考核知识点解释
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为汉代以前的本草知识总结,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 养命以应天,多服无毒,可延年益寿如人参;中品120种,养性以应人,无毒或有毒,能治病补虚,如白芷;下品125种,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乌头、附子。
3. 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
A. 属名+种加词 B.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 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D. 药用部位名(第一格)+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第二格)
★考核知识点: 生药拉丁名的基本组成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的拉丁名: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有多种形式:原植物(动物)的属名(第二格);原植物(动物)的种名(第二格);兼用原植物(动物)的属名和种名(第二格);原植物(第二格)和其他附加词:以说明具体的性质或状态。
第二部分:是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来表示。
4. 你认为生药的HPLC化学指纹图谱技术( )。
A. 可用于生药的真伪鉴别 B. 可用于生药的质量控制
C. 既可用于生药的真伪鉴别又可用于质量控制 D. 不能用于生药的质量控制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理化鉴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指纹图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药鉴定新技术,是控制生药及其制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分为化学指纹图谱(色谱指纹图谱)和生物指纹图谱。最常采用的色谱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5. 某些含有较多草酸钙或碳酸钙的生药为了控制无机杂质限量,尤其应测定( )。
A. 总灰分 B. 生理灰分 C. 炽灼残渣 D. 酸不溶性灰分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灰分测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总灰分:为来源于自然界的泥沙等(为硅酸盐类)和来源于生药本身细胞内含物(主要为草酸钙)的总称。总灰分限度:保证生药的品质和纯净程度。
分类:生理灰分:药材本身含有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如草酸钙晶体等(溶于10%盐酸);外来灰分:外来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如泥土、沙石等。
酸不溶灰分:是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酸不溶灰分能较准确地反映外来灰分的量。
6. 首次出现图文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
A. 《本草纲目》 B. 《神农本草经》 C. 《本草纲目拾遗》 D. 《新修本草》
★考核知识点: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考核知识点解释
新修本草:由苏敬等人受政府指派编写而成。为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7. 《生药学》教材编写时采用的生药分类方法是( )。
A. 按药用部位分类 B. 按自然属性分类 C. 按化学成分分类 D. 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分类方法
考核知识点解释
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即按照原植物(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依照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在于亲缘关系较近的生药在形态、内部构造、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常有相似之处,便于学习及掌握,同时也利于生药资源的开发。
8. 生药高温灰化后所残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称为( )。
A. 总灰分 B. 生理灰分 C. 酸不溶性灰分 D. 浸出物含量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灰分测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总灰分为来源于自然界的泥沙等(为硅酸盐类)和来源于生药本身细胞内含物(主要为草酸钙)的总称。总灰分限度:保证生药的品质和纯净程度。
9. 生药产地加工中需要干燥,一般生药干燥后含水量为( )。
A. 2%-5% B. 5%-8% C. 8%-11% D. 10%-20%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干燥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干燥后仍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一般生药干燥后含水分8%-11%即可。
10. 冬虫夏草的虫体共有足8对,其中中部( )对足较为明显。
A. 1 B. 2 C. 3 D. 4
★考核知识点: 冬虫夏草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冬虫夏草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
11. 《本草纲目》载药量为( )。
A. 365 B. 1892 C. 730 D. 840
★考核知识点: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考核知识点解释
本草纲目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历经三十年,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而成,载药1892种, 附方11000余个, 是我国本草学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上辉煌的成就,曾多次被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 不属于生药性状鉴定的是( )。
A. 质地 B. 色泽 C. 大小 D. 组织构造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性状鉴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利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对生药的外观性状进行鉴定,确定生药真伪优劣的方法。
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
13. 有些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对其进行( )。
A. 切片 B. 熏硫 C. 发汗 D. 揉搓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产地加工
考核知识点解释
发汗是药材加工过程中一种传统的工艺,能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加快干燥速度,如厚朴、杜仲、玄参等。
14. 中药贮藏的“气调贮藏”法原理是( )。
A. 降氧 B. 降温 C. 充氧 D. 除湿
★考核知识点: 生药贮藏的新技术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贮藏技术的一种,原理是调节仓库内气体成分,充氮或二氧化碳降氧,使库内充满98%以上的氮或二氧化碳,使氧气留存不到2%,使害虫窒息而死,以保证库内贮存物不发霉、不腐烂、不变质的目的。
15. 麻黄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具有解热发汗作用的成分为( )。
A. 麻黄碱 B. 挥发油 C. 伪麻黄碱 D. 麻黄根碱
★考核知识点: 麻黄的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麻黄对人有中度发汗的作用,挥发油为其有效成分。
(二)、多项选择题
1. 中药可包括( ABCD )。
A. 中药材 B. 饮片 C. 中成药 D. 中药汤剂 E. 草药
★考核知识点: 中药的含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中药:指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传统药物。包括:中药材(植物、动物及矿物的个子、饮片和炮制品)、中成药(成方制剂如膏、丹、丸、散、片、等)、中药汤剂。
草药:一般是指局部地区民间医生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2. 201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生药水分测定方法有( ABC )。
A. 烘干法 B. 甲苯法 C. 减压干燥法 D. 高效液相色谱 E. 吸附柱色谱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水分测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水分含量测定包括:
(1)烘干法(干燥失重法)适用于含不挥发性成分药材中的水分测定,干燥温度100-105度。
(2)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中的水分测定。
(3)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
3. 生药要确定适宜的采收期要考虑3个指标( ABC )。
A. 有效成分的含量 B. 药材产量 C. 毒性成分的含量 D. 中药的外观形状 E. 中药材是否成熟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采收
考核知识点解释
确定生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考虑。若生药含有毒成分时,则应尽量避免有毒成分的含量高峰期。
4.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 ABC )。
A. 《中国药典》 B. 局(部)颁标准 C. 地方标准 D. 企业标准 E. 国际标准
★考核知识点: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考核知识点解释
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依据三级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标准(法律依据)
(2)局(部)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颁发的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除《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外,其余的品种,凡来源清除,疗效确切,本着“一名一物”原则,分期分批,由药典委员会编写、收入局颁标准。1998年以前,药典委员会隶属卫生部,当时该标准由卫生部批准颁发执行,称为部颁标准。
(3)地方标准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审批的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此标准系收载中国药典及局(部)颁标准中未收载的本地区经营、使用的药品,或虽有收载但价格有所不同的本地区生产的药品,它具有本地区性的约束力。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取消了中成药的地方标准,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由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较多,各地方用药习惯、炮制方法不统一,全部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有较大困难,故中药材的地方标准目前仍然存在。
5. 细辛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 ABD )的干燥根及根茎。
A. 北细辛 B. 汉城细辛 C. 单叶细辛 D. 华细辛 E. 东北细辛
★考核知识点: 细辛的基源
考核知识点解释
细辛的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6. 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 ABC )以及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A. 中药 B. 民族药 C. 草药 D. 化学药 E. 生物制品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定义与内涵
考核知识点解释
广义第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民族药、草药以及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7. 以下属于生药的性状鉴别的有( ABCDE )。
A. 性状 B. 色泽 C. 质地 D. 水试 E. 火试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性状鉴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利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对生药的外观性状进行鉴定,确定生药真伪优劣的方法。
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
8. 中药炮制在历史上称为( ABC )。
A. 炮炙 B. 修制 C. 修事 D. 产地加工 E. 本草
★考核知识点: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考核知识点解释
炮制古称“炮炙”,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宋代颁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修事合度”;清代《修事指南》对历代医家的炮制方法及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及总结。
产地加工指在产地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选、修整、干燥等。
本草指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及应用知识的书籍。
9. “四大怀药”包括( ABCD )。
A. 地黄 B. 牛膝 C. 山药 D. 菊花 E. 红花
★考核知识点: 我国主要道地药材
考核知识点解释
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优质药材。著名的“四大怀药”为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10. 草麻黄可供药用的部位是( ABC )。
A. 草质茎 B. 根 C. 根茎 D. 种子 E. 木质茎
★考核知识点: 麻黄和麻黄根的基源
考核知识点解释
麻黄的基源之一为草麻黄的草质茎;
麻黄根的基源之一为草麻黄的根和根茎
11. 生药的平均取样量包括( ABCD )。
A. 实验用量 B. 留样量 C. 复检量 D. 抽查量 E. 损耗量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取样
考核知识点解释
供试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样品量的3倍,即1/3实验分析用,1/3供复核用,1/3作为留样保存,其保存期至少1年。
12. 生药中外源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 ABCD )。
A. 黄曲霉毒素检查 B. 农药残留量检查 C. 重金属检查 D. 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 E. 杂质检查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外源性有毒物质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中外源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黄曲霉毒素检查、农药残留量检查、重金属检查、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
13. 原产地不在我国的生药有( CE )。
A. 大黄 B. 红花 C. 番红花 D. 人参 E. 西洋参
★考核知识点: 西红花的产地;西洋参的产地
考核知识点解释
西洋参主产于美国北部及加拿大,我国有引种;
西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产于西班牙、希腊、法国或俄罗斯中亚细亚一代,我国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引种成功。
14. 麻黄的基源植物为( BCD )。
A. 麻黄 B. 草麻黄 C. 中麻黄 D. 木贼麻黄 E. 丽江麻黄
★考核知识点: 麻黄的基源
考核知识点解释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15. 关于细辛的描述正确的是( ABDE )。
A. 来源于马兜铃科 B. 根及根茎入药 C. 全草入药 D. 基源植物为辽细辛、华细辛 E. 气香而强烈,味辛辣,麻舌。
★考核知识点: 细辛的基源与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两者合称辽细辛)、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细辛气香而强烈,味辛辣,麻舌。
(三)、判断题
1. 酸不溶性灰分即不溶于10%硝酸的灰分。( × )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灰分测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酸不溶灰分:是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酸不溶灰分能较准确地反映外来灰分的量。
2. 中药经炒炭后增强止血作用。( √ )
★考核知识点: 中药的火制
考核知识点解释
中药炒炭的目的,是为了减低药材的性能或用于止血。中药有“以黑止血”的说法,如生地炭、大黄炭等。
3. 生药资源不包括矿物药资源。( × )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资源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资源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资源。
4. 甘草为补益药,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可与任何中药配伍,并能长期大量服用。( × )
★考核知识点: 甘草的药理作用与功效主治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配伍可引起毒性反应(十八反“藻戟遂芫具战草”),甘草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促进体内水钠潴留和钾离子的排除,长期服用可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不可长期大剂量服用。
5. 人参皂苷是人参中的特有成分,其他药材中均不含有。( × )
★考核知识点: 三七的化学成分
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七含总皂苷8%-12%,以人参皂苷Rb1和Rg1为主。
6. 新修本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作者为陶弘景。( × )
★考核知识点: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考核知识点解释
新修本草:由苏敬等人受政府指派编写而成。为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7. 用于生药鉴定的平均样品的量为足够完成必要的试验所需要的量。( × )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取样
考核知识点解释
供试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样品量的3倍,即1/3实验分析用,1/3供复核用,1/3作为留样保存,其保存期至少1年。
8. 植物类生药的最佳采收期是有效成分含量的高峰期,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影响。( × )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采收
考核知识点解释
确定生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考虑。若生药含有毒成分时,则应尽量避免有毒成分的含量高峰期。
9. 中药通过蒸法等加热处理,可以破坏其中所含的酶,而有效地保存苷类成分。( √ )
★考核知识点: 中药炮制的目的
考核知识点解释
有些含苷类的药物,经加热处理能使其中与苷类共存的酶失去活性,便于苷类成分药效的保存,如燀制苦杏仁,蒸制黄芩都有杀酶的作用。
10. 微量升华试验可用于大黄的鉴别。( √ )
★考核知识点: 大黄的理化鉴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大黄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高温则得羽毛状结晶),加碱液溶解并显红色。
11.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 )
★考核知识点: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考核知识点解释
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为汉代以前的本草知识总结,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12. 测定药材酸不溶性灰分所用的酸是稀硫酸。( × )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灰分测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酸不溶灰分:是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酸不溶灰分能较准确地反映外来灰分的量。
13. 石灰缸储藏作为生药的贮存方法之一主要是降低水分含量。( √ )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贮藏方法
考核知识点解释
石灰缸储藏室利用生石灰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的特点,在贮药缸的底部放置适量的生石灰块,把一些易受潮、虫蛀的药材放入石灰缸中密闭贮藏。
14. 含挥发油的生药干燥温度不应超过60℃。( × )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干燥
★考核知识点解释
15. 《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炮制专著。( √ )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干燥
考核知识点解释
隋代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的问世,标志着中药炮制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中医药中分列出来。
南开19秋《生药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多选题
二、主观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一)、名词解释
1. 生药学
★考核知识点: 生药学定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学是应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及本草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采收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科学。
2. 熟地黄
★考核知识点: 地黄的采制
考核知识点解释
将生地黄照蒸法或酒炖法,蒸至黑润或炖至酒吸尽,内外全黑,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熟地黄”。
3. 乌头碱症状
★考核知识点: 川乌的毒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乌头碱类引起恒温动物急性中毒的表现为呼吸兴奋、流涎、运动麻痹、末期痉挛、呕吐样开口运动,称为乌头碱症状。
4. 理化鉴定
★考核知识点: 生药理化鉴定的定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理化鉴定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分析方法,对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鉴定其真伪和品质优劣的方法。
5. 发汗
★考核知识点: 生药产地加工方法
考核知识点解释
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置起来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似人出汗,故将药材处理的此过程称为“发汗”。
6. 乌金衣
★考核知识点: 牛黄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牛黄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7. 理化鉴定
★考核知识点: 生药理化鉴定的定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分析方法,对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鉴定其真伪和品质优劣的方法。
8. 发汗
★考核知识点: 产地加工的方法
考核知识点解释
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置起来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似人出汗,故将药材处理的此过程称为“发汗”。
9. 道地药材
★考核知识点: 道地药材的含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在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10. 总灰分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灰分测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总灰分为来源于自然界的泥沙等(为硅酸盐类)和来源于生药本身细胞内含物(主要为草酸钙)的总称。总灰分限度:保证生药的品质和纯净程度。
11. 挂甲
★考核知识点: 牛黄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12. 微量升华
★考核知识点: 微量升华定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性状、颜色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
13. 鹦哥嘴
★考核知识点: 天麻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指天麻(冬麻)块茎顶端残留的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干枯芽苞。
14. 生药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定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统称为“生药”。
15. 显微化学反应
★考核知识点: 显微化学反应的定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指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与一定的化学试剂作用,所发生的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结晶生成、气体逸出等一系列化学反应现象。
16. 亮红顶
★考核知识点: 人参的植物形态
考核知识点解释
人参浆果状核果成熟时呈鲜红色,习称亮红顶。
17. 化学指纹图谱
★考核知识点: 化学指纹图谱的定义
考核知识点解释
化学指纹图谱指采用光谱、色谱或其他分析方法建立的用于表征生药化学成分特征的图谱。
18. 泛油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变质现象
考核知识点解释
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生药的表面,以及某些生药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9. 芝麻点
★考核知识点: 天麻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指天麻药材表面所特有的略突起的芽,呈断续排列的小点,排列成横环纹,习称芝麻点。
20. 对抗贮藏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贮藏
考核知识点解释
利用含有香气的药材与易生虫药材共贮,以达到驱虫、防蛀的目的,又称“对抗养护”。
21. 过桥
★考核知识点: 黄连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黄连的根茎中段有细瘦的节间,光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22. 团蟾酥
★考核知识点: 蟾酥的采制
考核知识点解释
挤取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放入圆模型中晒干,即为“团蟾酥”。
(二)、简答题
1. 与西药相比,生药具有哪些特点?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含有众多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复杂多样;
2) 作用缓和、持久(多数生药);
3) 毒副作用小或无(多数生药);
4) 成分之间有助溶作用,使难溶性成分易于煎煮溶出;
5) 有具有相反作用的成分共存,能使机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6) 有效成分含量不恒定,生药质量不易控制;
7) 贮藏困难,携带不便,服用麻烦;
8) 基源复杂,常有替代品甚至伪品出现。
2. 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 中药的炮制目的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提高药物净度以利于贮运;
2) 增强药物疗效;
3)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4) 缓和、增强或改变药物的性能;
5)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6) 矫味矫臭;
7) 便于调剂和制剂;
3. 简述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要点。
★考核知识点: 冬虫夏草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冬虫夏草虫体似蚕,表面深黄至黄棕色,有环纹(环节)20-30个,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间4对明显;质脆,易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中央有“V”形纹或“一”字纹;头部生有细长棒球棍状子座,细长圆柱形,表面深棕至棕褐色,头部略膨大,质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4、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园参的商品药材主要有哪几类?如何加工而成?
★考核知识点: 人参的采制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支根,晒干;
红参:将园参剪去小支根,蒸透(3-6小时)后晒干或烘干;
糖参:人参鲜根置沸水中浸烫后,排针扎孔,浓糖水浸渍后干燥。
5. 简述植物类生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考核知识点: 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根和根茎类 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收。
2) 叶类和全草 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
3) 树皮和根皮 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易于剥离。根皮多在秋季采收。
4) 花类 一般在花开放时采收。有些则于花蕾期采收。
5) 果实和种子 应在已成熟和将成熟时采收,种子多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
6. 气调贮藏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 生药贮藏的新技术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贮藏技术的一种,原理是调节仓库内气体成分,充氮或二氧化碳降氧,使库内充满98%以上的氮或二氧化碳,使氧气留存不到2%,使害虫窒息而死,以保证库内贮存物不发霉、不腐烂、不变质的目的。此法具有无毒、无污染、节约费用等优点。
7. 常见地黄的炮制品种有哪些?功效有何不同?
★考核知识点: 地黄的采制与功效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2)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3)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8. 简述生药与中药的不同
★考核知识点: 生药与中药的概念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
中药:指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传统药物。
9. 生药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分类方法
考核知识点解释
1)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2)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
3)按化学成分分类
4)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
5)其他分类法,按药物的毒性或按中文名的笔画进行分类编排
10. 简述利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大黄
★考核知识点: 大黄的理化鉴定
考核知识点解释
大黄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高温则得羽毛状结晶),加碱液溶解并显红色。
11. 比较黄连商品味连、雅连和云连的性状区别。
★考核知识点: 黄连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支,分支类圆柱形,过桥杆最长;
雅连:根茎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过桥杆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呈圆柱形弯曲或呈钩状,较细小,过桥杆不明显。
12. 生药资源开发有哪些途径?
★考核知识点: 生药资源的开发途径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利用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从历代医书、本草记载中发掘新药源和开发新药;从民族药、民间药中开发新药资源;提取生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开发新药;以植物成分作为新药的半合成原料或改造其化学结构开发出高效低毒的新药物;从海洋生物中开发新的药用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和活性物质。
13. 生药麻黄与麻黄根在基源、化学成分、功效、药理作用上有何不同之处?
★考核知识点: 麻黄与麻黄根的区别
考核知识点解释
基源 化学成分 功效 药理作用
麻黄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麻黄碱类成分 发汗 升压
麻黄根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麻黄根碱类成分 止汗 降压
14. 请写出下列结构a和b的中文名称、结构类型、生药来源以及药理作用。
a: 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 结构类型_____________
生药来源_____________ 药理作用_____________
b: 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 结构类型_____________
生药来源_____________ 药理作用_____________
★考核知识点: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大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a: 中文名称:靛玉红 结构类型:(吲哚)生物碱
生药来源:板蓝根(或大青叶或青黛) 药理作用:抗菌(或抗病毒或抗癌)
b: 中文名称:大黄酸苷A 结构类型:蒽(酮)
生药来源:大黄 药理作用:泻下
15. 结合三七药效物质基础,简述其止血和活血的作用机制。
★考核知识点: 三七的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止血作用: 三七能促进凝血过程和凝血酶的生成,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极强的止血功能,三七素为止血有效成分;
活血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细胞凝聚,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栓素生成,故能活血。
16. 何谓乌头碱症状?川乌的炮制减毒原理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川乌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乌头碱类引起恒温动物急性中毒的表现为呼吸兴奋、流涎、运动麻痹、末期痉挛、呕吐样开口运动,称为乌头碱症状。
川乌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碱类毒性很弱或无毒。炮制原理正是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再进一步将C-1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得到醇胺型二萜生物碱,几乎无毒性。
17. 请写出下列结构a和b的中文名称、结构类型、生药来源以及药理作用。
a: 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 结构类型_____________
生药来源_____________ 药理作用_____________
b: 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 结构类型_____________
生药来源_____________ 药理作用_____________
★考核知识点: 甘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三七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a: 中文名称:18 β-甘草次酸 结构类型:三萜类
生药来源:甘草 药理作用:镇咳祛痰
b: 中文名称:三七素 结构类型: 氨基酸
生药来源:三七 药理作用:止血
18. 简述天麻的生活史
★考核知识点: 天麻的植物形态
考核知识点解释
天麻常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赤箭须与紫萁小菇和蜜环菌共生,才能使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并生长成天麻块茎。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茎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
19. 如何用水试鉴别红花和西红花?
★考核知识点: 红花和西红花的水试特征
考核知识点解释
将红花浸入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西红花入水后,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金黄色,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
20. 大黄中具有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 大黄的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大黄的泻下有效成分是番泻苷和大黄酸苷。经研究证明,番泻苷在口服后经肠内细菌代谢转变 成8-葡萄糖-大黄酸蒽酮并进一步变成大黄酸蒽酮,最终变为苷元sennidin。大黄酸蒽酮和8-葡萄糖-大黄酸蒽酮才是真正的泻下活性成分,直接作用于大肠。
21. 2005年的《中国药典》将细辛的药用部位从“全草”改为“根及根茎”,请叙述理由。
★考核知识点: 大黄的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细辛果实和细辛叶含有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而该类成分被证实具有较强肾脏毒性,有导致肾衰竭的风险。故应取消它们的药用标准,而仅用细辛根。2005年始,中国药典把细辛的基源由“全草”改为“根及根茎”。
22. 甘草的解毒原理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 甘草的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甘草的解毒原理为:
(1) 甘草酸水解生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肝脏解毒作用。
(2) 甘草酸可沉淀生物碱,并有吸附作用。
(3) 甘草酸吸收后在肝脏分解成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是体内重要的解毒物质之一,能与含有-OH、-COOH的毒物结合。
23. 生药的记载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记载项目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名称 (2) 基源 (3) 植物(或动物)的形态(4) 采制(5) 产地(6) 性状(7) 显微特征(8) 化学成分(9) 理化鉴别(10) 药理作用(11) 功效(12) 附注
24. 药材在贮存过程中为什么会变色?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变质现象
考核知识点解释
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色泽是药材品质的标志之一。药材贮存不当,使色泽改变,引起药材变色。
有些药材所含成分的结构中具有酚羟基(如含黄酮类、羟基蒽醌类或鞣质类生药),在酶的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作用,形成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
有些药材含有糖及糖醛酸类分解产生糠醛或其他类似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活泼的羟基能与一些含氮化合物缩合成棕色色素。
有些药材所含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可与还原糖作用而生成大分子棕色物质。
某些外因,如温度、湿度、日光、氧气、杀虫剂等多与变色快慢有关。
25. 请写出下列结构a和b的中文名称、结构类型、生药来源以及药理作用。
a: 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 结构类型_____________
生药来源_____________ 药理作用_____________
b: 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 结构类型_____________
生药来源_____________ 药理作用_____________
★考核知识点:麻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厚朴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a: 中文名称:l-麻黄碱 结构类型:有机胺类生物碱;
生药来源:麻黄; 药理作用:平喘祛痰、收缩血管或升压作用
b: 中文名称:厚朴酚 结构类型:木脂素类
生药来源:厚朴 药理作用:中枢抑制、肌肉松弛或抗溃疡作用
26. 人参与西洋参在临床使用上有何区别?
★考核知识点: 人参与西洋参的区别。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人参性平或性温;西洋参性凉;
2) 西洋参补气方面力比人参稍逊,在益气救脱方面少使用,脾气虚方面,亦不常用,因“脾喜温燥”;
3) 西洋参具有补阴清热功效;
4) 西洋参安神益智功效未见报道;
5) “十八反”西洋参未有定论(诸参辛芍叛藜芦 )。
27. 简述红花的来源与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考核知识点: 红花的基源与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基源:菊科植物(亭可托)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管状花。
性状鉴别特征:1)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表面红黄色或红色;2)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狭条形;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露出于花药筒外,顶端微分叉;3) 质轻,柔软;4)气微香,味微苦。
28. 如何通过眼看、口尝以及水试的方法对天然牛黄进行鉴别?
★考核知识点: 牛黄的性状
考核知识点解释
1)眼看:多呈卵圆、类球、三角或类方形,少数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称“乌金衣”;有的粗糙或具裂隙,易分层剥离,断面黄色,可见同心层纹。
2)口尝: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能将唾液染成黄色;
3)水试: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经久不褪,习称“挂甲”。
29. 生药鉴定有几种鉴别方法?最基本、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是哪一种?鉴别生药真伪优劣的依据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 生药的鉴定方法、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考核知识点解释
1)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DNA分子标记鉴定、生物检定;
2)性状鉴定
3)中国药典、局(部)标准、地方标准
30. 冬草夏草的的形成过程及其功效。
★考核知识点: 冬虫夏草的形成与功效
考核知识点解释
夏秋季节,本菌的子囊孢子从子囊中放射出来断裂成许多阶段,侵入寄主幼虫体内。染菌幼虫钻入土中越冬,本菌细胞以酵母状出芽法增加体积将虫体营养耗尽而成僵虫,此时虫体内的菌丝体变成坚硬菌核、翌年夏季自虫体头部长出笔形的子座,并伸出土层外。
冬草夏草的功效:能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咳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
(四)、问答题
1. 结合三七药理作用和有效成分,谈谈你对三七“能治一切血病”的认识。
★考核知识点: 三七的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七具有止血、活血、补血作用,可用于出血、淤血、血虚等病症。
止血作用: 三七能促进凝血过程和凝血酶的生成,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极强的止血功能,三七素为止血有效成分;
活血作用:三七皂苷能抑制血细胞凝聚,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栓素生成,故能活血。三七具有促凝和抗凝的双向调节作用;
补血作用:三七皂苷能促进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类血液细胞分裂生长。
2.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为我国名贵药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记载天麻能“主诸风痹、久服益气、轻身长年”,中医临床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惊风抽搐等症。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天麻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1) 请写出天麻的基源。
2) 简述天麻的生活史。
3) 解释“鹦哥嘴”和“芝麻点”的涵义。
4) 列举天麻素的两例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 天麻的基源、植物形态、性状、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天麻为兰科植物赤箭的干燥块茎。
2) 天麻常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赤箭须与紫萁小菇和蜜环菌共生,才能使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并生长成天麻块茎。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茎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
3) 鹦哥嘴: 指天麻(冬麻)块茎顶端留的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干枯芽苞。
芝麻点:指天麻药材表面所特有的略突起的芽,呈断续排列的小点,排列成横环纹。
4)抗惊厥、神经保护作用
3. 甘草素有“国老”之称,古人认为甘草善调诸药,可解百毒。《温病条辨》日:“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本草纲目》曰:“诸药中甘草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
1. 甘草解毒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2. 甘草如何实现其解毒作用?
3. 甘草除具有解毒作用外,长期服用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
★考核知识点: 甘草的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甘草解毒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甘草酸的解毒物质是甘草酸。
2) 甘草如何实现其解毒作用?
①甘草酸水解生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肝脏解毒作用。
②甘草酸可沉淀生物碱,并有吸附作用。
③甘草酸吸收后在肝脏分解成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是体内重要的解毒物质之一,能与含有-OH、-COOH的毒物结合。
3) 甘草除具有解毒作用外,长期服用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
甘草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促进体内水钠潴留和钾离子的排除,长期服用可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不可长期大剂量服用。“日本药典”规定:甘草长期服用每日用量不可超过5g。
4. “毒”或“毒性”作为中药的一种性能概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本草新编》记载“细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独用”,民间也有“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之说;再如乌头因其毒性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本草逢原》载生川乌“辛热,有毒。入祛风湿药”。请简述细辛(不含地上部分)和川乌的毒性物质基础、毒性反应以及减毒机制。
★考核知识点: 细辛的毒理作用;川乌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细辛:
据对细辛根中挥发油的研究发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主要药效成分)和黄樟醚(毒性成分)等。实验证实,细辛挥发油有致青蛙、小白鼠、家兔等动物呼吸麻痹而死亡之毒性,这与本草所言“气闷塞不通而死”十分吻合。药理研究进一步证实,黄樟醚具有致动物呼吸中枢麻痹的作用。有研究发现,细辛久煎后,对水煎液的镇痛镇咳作用影响不大。而久煎由于黄樟醚的挥发,避免了毒副作用的发生。另据测定,毒性成分黄樟醚较甲基丁香酚容易挥发,细辛挥发油煎煮后,黄樟醚损失贻尽使细辛消除毒性隐患,这为细辛入煎剂可作3 0 min先煎处理提供了依据。
2) 川乌:
川乌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类引起恒温动物急性中毒的表现为呼吸兴奋、流涎、运动麻痹、末期痉挛、呕吐样开口运动,称为乌头碱症状。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碱类毒性很弱或无毒。炮制原理正是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再进一步将C-1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得到醇胺型二萜生物碱,几乎无毒性。
5.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微苦。历代医家都推崇其为发汗解表及宣肺平喘之要药。麻黄基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含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在其使用前炮制的净选工序中,应挑拣除去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或根茎。
(1) 请举出麻黄中两例有机胺类生物碱化学成分,并列出其相应药理作用。(3分)
(2) 来源于三种植物的麻黄在其节上膜质鳞叶方面有何显著区别?(4分)
(3) 麻黄炮制过程中,为何要除去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或根茎?(4分)
★考核知识点: 麻黄的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麻黄与麻黄根的区别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请举出麻黄中两例有机胺类生物碱化学成分,并列出其相应药理作用。(3分)
麻黄碱-收缩血管、升压作用或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平喘抗炎)
伪麻黄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平喘抗炎)或利尿作用
(2) 来源于三种植物的麻黄在其节上膜质鳞叶方面有何显著区别?(4分)
草麻黄:长3-4 mm,基部约1/2合生,上部多2裂(稀3裂),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渐尖。
中麻黄:长2-3 mm,基部约1/2-2/3合生,上部多3裂(稀2裂),先端稍反卷。
木贼麻黄:长1-2 mm,基部约1/2-2/3合生,上部多2裂(稀3裂),短三角形,先端钝,多不反卷。
(3) 麻黄炮制过程中,为何要除去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或根茎?(4分)
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与药理作用截然不同:
基源 化学成分 功效 药理作用
麻黄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怎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麻黄碱类成分 发汗 升压
麻黄根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和中麻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麻黄根碱类成分 止汗 降压
6.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等。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具有“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的功效。人参主要含有人参皂苷类、多糖、炔醇以及挥发油类化合物。人参与西洋参来源于同科同属植物,均是名贵药材,但两者在临床使用中有所区别。
(1) 人参可加工成哪些商品规格?(3分)
(2) 简述人参性状特征中芦头、铁线纹和珍珠疙瘩的含义。(3分)
(3) 请列举人参皂苷的两例药理作用。(2分)
(4) 人参与西洋参在临床使用上有何区别?(3分)
★考核知识点: 人参的采制、性状、药理作用以及与西洋参的区别。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人参可加工成哪些商品规格?(3分)
生晒参、红参、糖参。
(2) 简述人参性状特征中芦头、铁线纹和珍珠疙瘩的含义。(3分)
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常作为药材的鉴别特征。
铁线纹:指主根上端外皮呈黄褐色的螺旋横纹。为野山参的鉴别要点。
珍珠点:指野山参须根上的小瘤状突起,通常是休眠的小须根或小须根脱落的残基。
(3) 请列举人参皂苷的两例药理作用。(2分)
增强免疫作用、抑制或兴奋中枢神经作用
(4) 人参与西洋参在临床使用上有何区别?(3分)
1) 人参性平或性温;西洋参性凉;
2) 西洋参补气方面力比人参稍逊,在益气救脱方面少使用,脾气虚方面,亦不常用,因“脾喜温燥”;
3) 西洋参具有补阴清热功效;
4) 西洋参安神益智功效未见报道;
5) “十八反”西洋参未有定论(诸参辛芍叛藜芦 )。
7. 大黄是多年生的高大草本植物,在中医学上已有很久的入药历史。大黄药性猛烈,被称为“乱世之良将”。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功效,在一些危急重症时,大黄有重要的作用。在部分地区或民间同属植物臧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等被称为土大黄,亦作药用,易与正品大黄混淆。土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弱,常外用为收敛止血药。
1) 请举出理化鉴定大黄的一例方法?(3分)
2) 如何区别正品大黄与土大黄?(4分)
3) 大黄泻下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简要阐明其作用机制。(4分)
★考核知识点: 大黄的理化鉴定、药理作用以及与土大黄的区别。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请举出理化鉴定大黄的一例方法?(3分)
围绕羟基蒽醌类反应进行描述。a 新断面或粉末与碱显红色;b 微量升华,得黄色菱状针晶,高温羽状结晶,遇氢氧化钠或氨水呈红色;c 粉末用10%硫酸和氯仿回流,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钠,碱液呈红色;d 对照药材在UV检视呈5个相同橙黄色主斑点,氨气熏后显红色。
2) 如何区别正品大黄与土大黄?(4分)
土大黄均含有土大黄苷类成分,故其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亮蓝紫色荧光而易与正品大黄(浓棕色荧光)区别。
3) 大黄泻下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简要阐明其作用机制。(4分)
大黄的泻下有效成分是番泻苷和大黄酸苷。经研究证明,番泻苷在口服后经肠内细菌代谢转变成8-葡萄糖-大黄酸蒽酮(8-glucosyl-rheinanthrone)并进一步变成大黄酸蒽酮,最终变为苷元sennidin。大黄酸蒽酮和8-葡萄糖-大黄酸蒽酮才是真正的泻下活性成分,直接作用于大肠。
8. 2013年2月5日,因在化验样本中发现含有未标示的有毒物质乌头碱类物质,香港卫生署发文令丰华香港公司回收云南白药生产的五款产品,分别为:“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和“云南白药酊”。除了上述5款产品,云南白药另外两种产品“云南白药创可贴”及“云南白药气雾剂双效”也是由丰华公司进入香港。香港卫生署发文后,澳门卫生局当日晚间跟进,发出停用回收通知。次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由其批准的云南白药配方中含有乌头碱类物质的药材。其药材经过炮制,可使毒性大大降低。
1) 含有乌头碱类物质的药材包括哪些?(3分)
2) 乌头碱类物质可引起怎样的毒性反应?(4分)
3) 炮制如何使得乌头碱类物质的毒性大大降低?(4分)
★考核知识点: 川乌的化学成分、毒理作用与炮制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含有乌头碱类物质的药材包括哪些?(3分)
川乌、附子、草乌
2) 乌头碱类物质可引起怎样的毒性反应?(4分)
乌头碱类引起恒温动物急性中毒的表现为呼吸兴奋、流涎、运动麻痹、末期痉挛、呕吐样开口运动,称为乌头碱症状。
3) 炮制如何使得乌头碱类物质的毒性大大降低?(4分)
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而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碱类毒性很弱或无毒。炮制原理正是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再进一步将C-1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得到醇胺型二萜生物碱,几乎无毒性。
9. 香港卫生署于2004年6月公布了马兜铃属和细辛属中药材的新的管理办法:1. 细辛应当在中医师处方指导下使用;2. 细辛使用的品种必须为《中医药条例》中所指定的品种;3. 细辛使用的药用部位仅为根部;4. 细辛用量不可超过《中国药典》所列范围1-3克;5. 细辛煎煮时间不少于60分钟;6. 细辛可用水煎剂,不可内服。
1) 你认为《中医药条例》中所指定的细辛品种有哪些?
2) 为什么细辛使用的药用部位仅为其根部?
3) 请解释第5条和第6条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 细辛的基源与毒理作用
考核知识点解释
1) 你认为《中医药条例》中所指定的细辛品种有哪些?
细辛的指定品种包括北细辛、华细辛、汉城细辛
2) 为什么细辛使用的药用部位仅为其根部?
细辛果实和细辛叶含有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而该类成分被证实具有较强的致突变、致癌和肾脏毒性。故应取消它们的药用标准,而仅用细辛根。2005年始,中国药典把细辛的基源由“全草”改为“根及根茎”。
3) 请解释第5条和第6条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据对细辛根中挥发油的研究发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主要药效成分)和黄樟醚(毒性成分)等。黄樟醚具有致动物呼吸中枢麻痹的作用。细辛久煎后,对水煎液的镇痛镇咳作用影响不大。而久煎由于黄樟醚的挥发,避免了毒副作用的发生。
南开19秋《生药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历年真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