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外教育史21春在线作业2[正确答案]单选题答案
中外教育史21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稷下学宫是在____________设立的。
A.鲁国
B.赵国
C.楚国
D.齐国
正确选项:--------
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______是洋务学堂兴起的标志,被视为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开端。
A.上海江南制造局
B.福州马尾船政局
C.天津水师学堂
D.京师同文馆
正确选项:--------
3..古代埃及_____是在家中招收学生,进行讲学的私立性质的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有数学、天文和地理等科目,此外还有书写、计算和有关律令的知识。
A.职官学校
B.僧侣学校
C.宫廷学校
D.文士学校
正确选项:--------
4.教学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地进行,孟子用“________”的道理来说明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逐渐积累的过程。
正确选项:--------
A.一暴十寒
B.专心有恒
C.盈科而进
D.一心二用
正确选项:--------
5.颁“挟书令”,并且“禁私学以吏为师”的人是__
正确选项:--------
A.汉武帝
B.秦始皇
C.董仲舒
D.汉文帝
正确选项:--------
6.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灵魂和身体的完满结合。______即人的感觉部分是灵魂的中级部分,属于人的灵魂的非理性部分。
A.植物灵魂
B.动物灵魂
C.思维灵魂
D.理性灵魂
正确选项:--------
7.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把它所创建的孟都亚宫廷学校称为“________”,反映出他反对封建教育压制儿童个性的教育思想。
正确选项:--------
A.儿童之家
B.快乐之家
C.欢乐家庭
D.自由殿堂
正确选项:--------
8.颜元在教育方法上注重______,认为这才是获得真知的可靠途径。
A.静坐
B.习行
C.自学
D.反省
正确选项:--------
9.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即位时期颁布了_______,实行大学区制。
A.《国民教育暂行章程》
B.《大学附属学校章程》
C.《国民学校章程》
D.《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
正确选项:--------
10._____的产生是天皇制国家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必然产物,又和日本当时的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矛盾斗争密切相关;也是儒学派和国学派战胜洋学派、儒学的德育论战胜洋学欧化思想的结果。
A.《学校令》
B.《学制令》
C.《教育令》
D.《教育敕语》
正确选项:--------
11.对于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要作到__________。
A.孝悌
B.忠恕
C.爱人
D.克己复礼
正确选项:--------
12.孟子用“一暴十寒”的道理来说明学习要
正确选项:--------
A.专心有恒
B.盈科而进
C.自求自得
D.教亦多术
正确选项:--------
13.《大同书》的作者是______。
A.康有为
B.张之洞
C.梁启超
D.胡适
正确选项:--------
14.德国17—18世纪的________是完全反映贵族要求的一种学校,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这种学校,其主要任务是为升学做准备,使贵族子弟以后成为社会上层职业者。
正确选项:--------
A.实科中学
B.文科中学
C.古典中学
D.现代中学
正确选项:--------
15.《新民说》的作者是_______。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李大钊
D.张之洞
正确选项:--------
东师中外教育史21春在线作业2[正确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16.宋代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点:
A.课程设置比较灵活,富有弹性
B.机构简单,管理人员较少
C.书院经费自主
D.设置、颁布严格的学规
正确选项:--------
17.抗战期间,根据地的著名干部学校主要有_______。
A.抗日军政大学
B.白求恩卫生学校
C.延安大学
D.华北联合大学
正确选项:--------
18.我国古代私学产生的历史意义 有
A.私学的产生与兴起,不仅是对西周旧教育制度的否定,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国家高度垄断教育的格局,而且使我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学术下移的运动
正确选项:--------
B.私学的产生与兴起,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培养了大批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他们活跃在社会舞台上,挽救时弊,探索革新,对加速我国春秋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C.私学的产生与兴起,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这种私人办学的形式一直保持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之中,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积极地研究与探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优秀的教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