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3[答案]满分答案
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 )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因为家人需要一大笔医疗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了下属单位领导的贿赂20万元。一周后,甲的哥哥通过其他途径筹集到了医疗费。于是,甲将这20万元退回了下属单位的领导。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3.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之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完成之后
4.甲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有发现其过去曾犯有贪污罪,对甲的处理应当是()
A.对贪污罪另行判决
B.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C.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
D.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5.罪刑法定原则的最早来源是( )
A.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
B.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
6.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
A.抢夺罪
B.招摇撞骗罪
C.贪污罪
D.行贿罪
7.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8.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上划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
A.事前有通谋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D.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9.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实施了射杀行为。甲的心理状态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0.甲经常指使其13岁的儿子盗窃他人财务,数额巨大。甲和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A.共同犯罪
B.甲为教唆犯,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C.甲单独构成犯罪,其儿子不构成犯罪
D.甲和其儿子均不构成犯罪
11.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乙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12.关于共同犯罪,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C.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D.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13.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
A.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下
C.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D.法定最高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14.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
B.结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15.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的生效时间是( )
A.1979年7月1日
B.1980年1月1日
C.1997年3月14日
D.1997年10月1日
16.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