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2[答案]满分答案
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甲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甲的行为( )
A.构成绑架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D.不负刑事责任
2.为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客体称为()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直接客体
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复杂客体
3.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上必备的要件是( )
A.危害行为
B.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C.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
D.危害结果
4.甲将毒药投入仇人乙的茶杯中欲害死乙。乙喝下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见到后非常害怕,急忙将乙送到医院抢救。但2个小时后乙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5.下列关于没收财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
B.没收全部财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
C.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6.甲在他人室内正在盗窃,忽然听到房门“咣”的一声,甲随即跳窗逃走。原来门的声音是风吹的。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非罪行为
7.甲、乙夫妇因8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强"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你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叹了口气后就走开了。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
8.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
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9.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
A.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实际年龄
B.被拘留时的实际年龄
C.被逮捕时的实际年龄
D.被起诉时的实际年龄
10.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11.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
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12.养花专业户甲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某日晚,乙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甲对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3.某国驻华使馆一等秘书甲,参与了我国国内某犯罪集团的绑架犯罪,对甲的刑事责任应如何解决?()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B.适用其本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C.直接驱逐出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4.通过适用刑罚而对被害人及其亲属所发挥的功能是()
A.一般预防功能
B.特殊预防功能
C.安抚、补偿功能
D.法制教育功能
15.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之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完成之后
16.甲为保护自己的果园,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白天关掉,晚上通电。某日晚有俩个小孩进入果园偷摘果实,被电网击中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事前防卫
D.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