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古汉语基础(二)18秋在线作业1答案满分答案
古汉语基础(二)18秋在线作业1-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下列词语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的是
A.披靡
B.瓠落
C.匍匐
D.布衣
2.古汉语中,“笑、哂”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
B.语法功能不同
C.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D.方言的不同
3.在“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中,“舍”的意思是( )
A.三十里地
B.军队停下住一夜
C.旅舍
D.兵站
4.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A.连绵词
B.合成词
C.重言
D.单纯词
5.在“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中,“怒”的词义是( )
A.振奋
B.奋发
C.愤怒
D.怨愤
6.崎岖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赐”和“予”两词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的给叫“赐”,有目的的给叫“予”,二者词义内容上不同。
B.“赐”用作动词时,可带宾语,“予”用作动词不能带宾语,二者有语法功能的不同。
C.用“赐”时含有等级观念,用“予”时则没有,二者有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的不同。
D.“赐”侧重于给具体的物,“予”侧重于给予抽象的帮助等,二者有侧重面的不同。
8.在“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 )
A.生活困难
B.贫穷
C.仕途不畅
D.走到尽头
9.“吾闻汉购我头千金。”中的“购”可解释为( )
A.采购
B.购买
C.收集
D.悬重赏征求
10.“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中“功”的意义是( )
A.组织者
B.活动的人
C.劳动人民
D.有功之臣
11.下面各组,属于上古全浊声母的一组是
A.帮 滂 并 明
B.并 定 从 群
C.敷 清 心 审
D.来 日 泥 微
12.“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A.扩大了
B.缩小了
C.转移了
D.偏离了
13.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
A.词义缩小
B.词义扩大
C.词义转移
D.词义改变
14.疏通经注意义注解术语是
A.笺
B.注
C.传
D.义疏
1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中“特”的意思是 ( )
A.独
B.特别
C.特殊
D.公牛
16.“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 ,报而罪之”中“报”的文中义是( )
A.判决
B.报答
C.举报
D.审问
17.由两个单音同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音词为
A.同义复词
B.古今传承词
C.偏义复词
D.同义词
18.融融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19.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称为
A.附音词
B.偏义复词
C.连绵词
D.合成词
20.古人给 《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唐代有成玄英为此作疏( )
A.司马彪
B.郭象
C.向秀
D.孟氏
东师古汉语基础(二)18秋在线作业1答案多选题答案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五音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和
A.鄂音
B.齿音
C.牙音
D.喉音
2.五音把声母分为唇音和
A.舌音
B.齿音
C.牙音
D.喉音
3.关于“古无舌上音”,说法正确的
A.古无舌上音即上古时没有舌上音“知、彻、澄”。
B.中古时的舌上音“知、彻、澄”来自于“端、透、定”。也的。
C.这种说法是钱大昕提出
D.钱大昕是清代学者。
4.下列复音词里,不是合成词的是
A.披靡
B.诸侯
C.宾客
D.扶摇
5.按照韵尾的不同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是
A.阴声韵
B.阳声韵
C.上声韵
D.入声韵
6.关于“禽、兽”这对同义词,说法正确的是
A.两词词义范围本不相同
B.古汉中“兽”本指四足的哺乳动物,“禽”指各种飞禽。
C.古汉中“禽”本包括兽类。
D.古汉中“兽”本包括“禽”。
7.在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清人钱大昕提出的是
A.娘日归泥
B.古无轻唇音
C.古无舌上音
D.喻四入定
8.古韵学家根据韵尾不同把韵分为三类,其中阳声韵是
A.以鼻辅音[-m]收尾的
B.以鼻辅音[-n]收尾的
C.以鼻辅音[-?]收尾的
D.以鼻辅音[-t]收尾的
9.本义、引申义的关系是
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10.在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哪些是清人钱大昕提出的是
A.娘日归泥
B.古无轻唇音
C.古无舌上音
D.喻四入定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现在通行的《礼记》,是东汉杜预作的注,唐孔颖达作的疏,这就是所谓的《礼记注疏》,是最通行的注本。
A.错误
B.正确
2.“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史记”指的是司马迁的著作。
A.错误
B.正确
3.声训是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4.读如、读若是音韵术语。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错误
B.正确
5.“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 中“輮”通“煣”。
A.错误
B.正确
6.南冥者,天池也。”其中“天池”的意思是自然形成的池塘。
A.错误
B.正确
7.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暴”的本义是晒太阳。
A.错误
B.正确
8.词的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A.错误
B.正确
9.“适莽苍者,三飡而反 。”中“飡”与“餐”是异体。
A.错误
B.正确
10.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A.错误
B.正确
东师古汉语基础(二)18秋在线作业1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