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9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2[满分答案]答案
19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周大新的长篇小说《羊的门》,在呼家堡“四十年不倒”的当家人呼天成身上集聚了中国社会近四十年风云时,也表现出了现实主义的冷峻。
2.路遥的短篇小说“陈奂生系列”在从农村到城市较为宽阔的背景下,描绘农民在历史转折之后的心灵变化历程。
3.车篷宽是蒋子龙中篇小说《开拓者》的主人公。
4.周而复的《五月乡战》描写个体生命不可能游离于民族命运,而终于与抗日救国融为一体。
5.“吃不饱”可谓赵树理创作的最终主题。
6.倪吾诚是《蝴蝶》中的人物。
7.《蝴蝶》对历史做了反思,并且是由对这一历史负有责任的人做出的。
8.《白鹿原》用“历史—文化”的方法在对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塑中完成民族灵魂的重塑,在充满矛盾冲突的动态图画中,表现儒家文化在世纪性的“挑战—回应”中实现自身的复兴。
9.《小鲍庄》以新的视角描写了“一堆”真实的关于普通百姓的生存现象,充分肯定了支配这些现象的道家文化的人文价值。
10.《小鲍庄》中捞渣的行为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代相传的结果。
11.王文义是莫言的《红高粱》中的人物。
12.阿城自觉地寻找东方文化的精髓,在东方文化精神中寻找审美理想。
13.《军歌》、《国殇》是周梅森的作品。
14.《小鲍庄》表现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启示我们思考社会主义的“中国化”问题。
15.刘心武的长篇小说《钟鼓楼》精心地描写了钟鼓楼前一个四合院里的北京市民群落的社会生态景观。
16.《春之声》表现“转机”,追求趋势性真实,体现了理想现实主义的特质。
17.《夜的眼》最早地表现了中国经历长期“内乱”之后,时代精神的主调由“斗争”向“建设”转化的机运。
18.岳之峰是《春之声》中的人物。
19.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描写小木匠黄秀川进城耍手艺,带回来一整套新技术的同时,也带回来另一套价值观,背弃了班门祖训和道德传统。
20.《黑骏马》将《人生》式的关于“土地”的主题深化为“文化”的主题
北语19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2[满分答案]多选题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以下哪些作品发现了社会的转机,国家的发展、变化,并满腔热情地歌颂这个变化。
A.《相见时难》
B.《灵与肉》
C.《河的子孙》
D.《沉重的翅膀》
E.《春之声》
22.以下哪些属于阿城所创作的作品?
A.《棋王》
B.《树王》
C.《小鲍庄》
D.《孩子王》
23.以下哪些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
A.金秀
B.田晓霞
C.孙少平
D.吴仲平
24.下列哪些作品属于王安忆创作的情爱小说?
A.《锦绣谷之恋》
B.《荒山之恋》
C.《小鲍庄》
D.《小城之恋》
25.以下哪些属于高晓声创作的作品?
A.《陈奂生转业》
B.《陈奂生包产》
C.《陈奂生上城》
D.《“漏斗户”主》
北语19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2[满分答案]历年真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