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满分答案]答案
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以下是用万叶假名写成的是 ( )。
A.《枕草子》
B.《日本书纪》
C.《怀风藻》
D.《古事记》
2.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
A.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B.是否要尊长听君
C.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D.“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3.对唐朝盛世景象叙说不正确的是( )
A.昭武九姓曾经是月氏人
B.在唐的侨民以波斯人最多
C.唐长安城里外国人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居住区,享受一定的治外法权
D.唐朝一般让外国人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
4.对平假名、片假名理解错误的是( )
A.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
B.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
C.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
D.平的意思是平常、不严格,一般柔和婀娜,棱角较少
5.对日本文字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汉语和日语属于同一种语言,即“汉字文化圈”
B.日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汉字假名混合体”
C.假名是在吸收、改造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日本自己独特的字母
D.从历史上看,日本的文字和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血缘关系
6.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 )
A.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B.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
C.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
D.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
7.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
A.长寿,寿逾200岁
B.红头发、蓝眼睛
C.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D.人种矮小,不高
8.对开封犹太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安息日,不升火,冷食
B.元朝时犹太人大量集中进入中国
C.他们的犹太教俗称“挑经教”、“蓝帽回回”
D.不与外界通婚
9.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 )。
A.车师前国
B.月氏
C.于阗
D.乌孙
10.葡萄牙人东进第一站是( )。
A.马六甲
B.澳门
C.日本
D.印度果阿
11.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 )
A.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B.大月氏败给了大夏
C.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
D.匈奴最强
12.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
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C.东临大海
D.与印度、大夏相邻
13.有关唐以来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术在8-10世纪传入伊斯兰世界的两河流域和埃及
B.造纸术的西传是在高仙芝败于大食兵的8世纪中叶。
C.火药的制作方法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国外
D.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14.写了一本《远东游记》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 )。
A.马可波罗
B.罗伯鲁
C.柏朗嘉宾
D.孟高维诺
15.记载了侵略者大肆屠杀华人事件的是( )。
A.《意大里亚传》
B.《和兰传》
C.《吕宋传》
D.《佛郎机传》
北语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满分答案]多选题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宋代抹茶饮具以青瓷为上,衬出茶色更美。
17.明朝末年到中国来的传教士,基本上都是以澳门为落脚点,然后才谋求到中国大陆来。
18.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19.《吃茶养生记》是一本用汉文写的书,书中介绍了中国崇尚饮茶的现象和中国的茶文化以及一些养生之道。
20.两汉时中国人对于域外民族和国家,尚没有大汉族主义文化心理,是用平等的心态来记载和评论他们的。
21.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以前又叫“女手”,是女子用的、不规格的文字。
22.社会生活中的风俗习惯属于文化的精神层面。
23.音读取汉字原来的发音,有吴音、汉音等,就是“汉文直读”,训读是把汉字的意思用对应的日语发音发出来。
24.佛教在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5.小乘佛教:保持佛教原来的教义,以正统自居,以释迦牟尼为佛主,注重佛教的仪式崇拜,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北语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满分答案]历年真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