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19春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作业2[答案]答案
18秋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应急救护包括事故现场的医疗急救及脱离现场后的医疗运送救护,()是现场急救的延续。
A.现场处理
B.医疗运送救护
C.医疗急救
D.后期处置
2.《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根据矿山救护队的编制、人员构成与素质、技术装备、训练与培训设施和救援业绩等条件矿山救护队资质设()个级别。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3.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不包括:()
A.国家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
B.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C.市(地)、县(市)以及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D.社区应急预案
4.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分为无声预兆和有声预兆两类,下列关于有声预兆描述正确的有:()
A.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由薄变厚,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等
B.工作面煤体和支架压力增大,煤壁外鼓、掉碴、煤块进出等
C.瓦斯增大或忽小忽大,煤尘增多
D.煤爆声、闷雷声、深部岩石或煤层的破裂声、支柱折断等
5.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A.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B.按本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按本人上一年度平均可支配收入
D.按企业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
6.燃烧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以下选项哪个不属于:()
A.发光
B.放热
C.产生新的物质
D.助燃物
7.能量意外释放论认为:事故发生时,在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人体(或结构)能否受到伤害(或损坏),以及伤害(或损坏)的严重程度如何,不取决于:()
A.作用于人体(或结构)的能量的大小
B.能量的集中程度、能量作用的时间和频率等
C.人体(或结构)接触能量的部位
D.安全管理的好坏
8.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两种重要的基本的形式是:()
A.呼救与自救
B.自救与互救
C.呼救与急救
D.自救与急救
9.防护行动是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小人员接触危险物质或事故危害的应急行动,如果不采取防护行动,就可能造成伤害。这些行动不包括:()
A.搜寻和营救行动
B.医疗救治
C.疏散
D.避难
10.干粉灭火器不宜用扑灭的火灾是:()
A.木材
B.汽油
C.精密仪器
D.乙醇
东大19春学期《事故应急技术》在线作业2[答案]多选题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包括:()
A.组织管理措施
B.科学技术措施
C.卫生保健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2.下列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
A.硫化氢
B.氰化氢
C.甲烷
D.一氧化碳
3.煤矿存在的主要灾害包括煤的自燃发火、瓦斯(煤尘)爆炸、水灾、顶板等。其中哪三类灾害是主要灾害。()
A.煤的自燃发火
B.顶板
C.水灾
D.粉尘灾害
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将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为四级,即:()
A.极度危害
B.高度危害
C.中度危害
D.轻度危害
5.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疏散方面的职责包括:()
A.制定应急避难与疏散计划
B.发布危险警报或警告
C.选择人员应急避难与疏散的方式、规模与时机
D.指挥应急疏散指挥队伍的救援活动
6.应急救援活动可明确地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A.应急准备
B.初级响应
C.扩大应急
D.应急恢复
7.下列关于外因火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外因火灾多发生在井下风流畅通的地点
B.一般发生突然,发展迅猛,很快就出现烟雾和火焰
C.外因火灾常多于内因火灾
D.主要发生在煤矿和有自燃倾向的硫化矿山
8.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包括:()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9.永久避难硐室应符合以下要求:()
A.设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放炮器启动地点,距采掘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
B.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m,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每人占用面积不
得小于0.5平方米
C.室内支护必须良好,并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电话
D.室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
10.可燃物质(燃气,蒸汽,粉尘)化学性爆炸的条件为:()
A.可燃物质
B.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C.在火源作用下
D.高温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