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东财《社会学X》在线作业二(随机)[答案]答案
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二(随机)-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的( )特点。
A.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B.成员之间难以替代
C.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D.整合程度较高
2.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
A.自然环境
B.社会文化环境
C.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目标
D.组织目标的参与者
3.人们在实践角色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事前预料不到的困难、挫折或新情况,因此,角色的扮演者不得不随机应变地创造出一些过去为这一角色所不具有的行为规范。这个过程实际上是____过程。
A.角色选择
B.角色建设
C.角色领悟
D.角色选择
4.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 )的过程。
A.预期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逆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5.____是家庭关系的起点和基础。
A.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夫妻关系
C.婆媳关系
D.祖孙关系
6.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A.F·法林顿
B.J·斯坦纳
C.桑德斯
D.波尔斯
7.下列关于种姓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姓制度与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以及印度教的轮回观念紧密相连
B.种姓制度实行族内婚
C.种姓制度最高为刹帝利
D.种姓制度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即确定的
8.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是( )的定轨所造成的。
A.个人能力
B.性别角色
C.社会性别
D.女权主义
9.在情感向度上,遵循( )原则。
A.等价原则
B.回报原则
C.互补原则
D.诚信原则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的文化模式( )。
A.语言
B.艺术
C.京剧
D.习俗
E.科学
11.20世纪50年代前,狭义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 )为研究对象。
A.少年儿童
B.青年人
C.中年人
D.老年人
12.在我国,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机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由于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对农村青年不利的社会化机制,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 )。
A.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B.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C.代差问题
D.社会发展迅速
13.在心理成熟中,下列哪个属于情绪成熟:( )。
A.不易冲动
B.能随机应变
C.不固执
D.无随意性
14.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 )。
A.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内群体和外群体
C.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15.“近水楼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的必要性。
A.活动空间接近
B.群体成员间的接触时间长
C.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16.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____。
A.代际流动
B.群体流动
C.个人流动
D.水平流动
17.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____。
A.19世纪中叶
B.1911年
C.1949年
D.1979年
18.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实际上就是说,子女能不能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责任之一就在于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承担着( )功能。
A.社会化
B.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C.维护社会秩序
D.促进社会运行
19.一位女工程师,在家里是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女儿,儿子的母亲,在单位里是工程师,对老同学又是朋友,对客人又是主人......,由此形成了一个( )。
A.社会角色
B.角色集
C.规定性角色
D.自致角色
20.群体存在的基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看,____是群体得以维持的根本。
A.互动关系
B.交换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18秋东财《社会学X》在线作业二(随机)[答案]多选题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从近代家庭结构总的变化趋势来看,( )比例在上升,世界多数国家的家庭呈现出小型化趋势。
A.复合家庭
B.主干家庭
C.核心家庭
D.单亲家庭
E.单身家庭
2.社会舆论属于哪种社会控制手段:( )。
A.积极的社会控制
B.消极的社会控制
C.正式控制
D.非正式控制
E.外在控制
F.内在控制
G.硬控制
H.软控制
3.下列观点哪些是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
A.在社会互动中起中介作用的是符号
B.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C.符号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D.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的人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4.传统管理理论包括( )。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B.亨利·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C.马科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理论
D.巴纳德的组织协作论
5.从社会角度,劳动就业的社会经济意义包括:( )。
A.创造社会财富
B.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C.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D.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6.社会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 )。
A.F· H·吉丁斯
B.乔治·齐美尔
C.迪尔克姆
D.G·塔尔德
7.人口老龄化的后果:( )。
A.它将带来老年人口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
B.增加劳动力人口的社会负担
C.将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D.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相伴随
8.为什么说改革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
A.改革适应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
B.改革能主动、有成效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C.改革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自我完善
D.改革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9.下列行为哪些是社会互动行为( )。
A.通信
B.工作往来
C.上网聊天
D.回答问题
E.朋友见面相互打招呼
10.集合行为,也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的特征有( )。
A.人数众多
B.非组织性
C.行为者相互依赖
D.突发性
18秋东财《社会学X》在线作业二(随机)[答案]历年真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