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8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答案答案
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
A.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B.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C.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2.有关佛教能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文化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B.佛教的适应性
C.佛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D.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本体论”论述
3.对唐景教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景教碑是一块黑色的石灰石碑,大体完好
B.高10英尺,宽4英尺,厚1英尺,重约2吨
C.正面文字32行,每行62字,共1900余汉字
D.下方和左右侧面是一些专门的文字,即希腊文
4.写下《读景教碑书后》的中国人是( )。
A.李之藻
B.钱大昕
C.张庚虞
D.韩泰华
5.《茶经》对茶文化的改进没有( )
A.减少添加物
B.讲求饮茶器具
C.讲究水质
D.讲究煮水的技巧
6.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7.对日本茶道的相关认识有误的是( )
A.茶道有个人服从环境和整体的儒家精神
B.冈仓天心认为明清时的淹茶时期是茶的浪漫主义时期
C.道教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
D.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四规
8.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
A.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9.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
A.“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B.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C.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D.是否要尊长听君
10.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
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11.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
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12.对平假名、片假名理解错误的是( )
A.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
B.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
C.平的意思是平常、不严格,一般柔和婀娜,棱角较少
D.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
13.为路易十四写了一份报告《康熙帝传》的是( )。
A.张诚
B.白晋
C.南怀仁
D.塔夏尔
14.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 )。
A.乌孙
B.月氏
C.于阗
D.车师前国
15.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
A.大秦有类中国
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北语18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答案多选题
二、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东汉时代对西域的经营,班超派使者甘英,并出任西域都护府 ,经营西域。
A.错误
B.正确
2.宋代抹茶饮具以青瓷为上,衬出茶色更美。
A.错误
B.正确
3.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
A.错误
B.正确
4.历史学的文化概念把文化分为深层和表层、抽象和具体、广义和狭义的文化。
A.错误
B.正确
5.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以先秦诸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思想中比较发达的是经验论。
A.错误
B.正确